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解放区的意思、解放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解放区的解释

[liberated area] 指一国之中建立了革命政权的地区

详细解释

推翻了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政权的地区。特指抗 日 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6*6*党领导的军队从敌伪统治和国6*6*党反动统治下解放出来的地区。 刘6*6*《<论党>引言》:“我们的党以及我们党所领导的 中国 解放区和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现在已经成为全国抗 日 救国的重心。”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请看解放区,人足家自给。”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解放区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解放区是汉语中具有特定历史内涵的复合名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一、词义结构 该词由"解放"与"区"构成联合式结构。"解放"指解除束缚获得自由发展,《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定义其为"解除压迫,得到自由或发展";"区"表示地理范围。组合后特指特定历史阶段由革命力量控制的区域。

二、历史指代 在中国近现代史语境中,特指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至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建立的政权辖区。据《中国近代史纲要》记载,1937年后建立的18个主要解放区覆盖全国19个省,面积达95万平方公里。典型代表包括陕甘宁、晋察冀等解放区。

三、社会形态 作为特殊行政区域,解放区推行区别于国统区的社会制度。根据《解放区土地改革文献汇编》,这些区域实施耕者有其田政策,建立三三制民主政权,开展扫盲运动和妇女解放工作,形成新型社会治理体系。

该词汇在当代使用中具有双重属性:既作为历史术语指代特定时期的革命根据地,也在比喻语境中引申为突破旧体制束缚的创新试验区。

网络扩展解释

“解放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特定概念,具有以下核心含义及扩展解释:

一、基本定义

解放区指推翻反动统治后建立人民政权的地区,特指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和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从敌伪或国民党统治下解放的区域。例如,抗战时期的陕甘宁、晋察冀等19个解放区,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原、东北等扩展区域。

二、历史背景与特点

  1.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区多为敌后抗日根据地,如陕甘宁边区,既是抗战前线,也是实施土地改革、发展经济的试验区。

  2.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区范围迅速扩大,成为战略反攻的基地。通过土地改革、生产运动等措施巩固政权,最终发展为新中国雏形。

三、与其他概念的区别

四、现代延伸

“解放区”一词现也用于行政区划名称,如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现代行政单位),需注意与历史概念区分。

五、历史意义

解放区为新中国建立奠定基础,其政策实践(如民主政权建设、土地改革)为全国解放后治理提供经验。

别人正在浏览...

稗史爆裂弹不闲枨臬充栋汗牛创楚得体歌颠掷第一骨地坐方外十友发怒冲冠飞徭扶卫拂袖而归甘败下风感悦轨式鼓溜溜含含胡胡回意火箭雉尾炬讲求蒋士铨将台尖酸刻薄检辖角目节授金闺国士寄治军鞞俊识劳动保护列鼎凌驾笼臿没搭撒穆卜木居士暮雨朝云攀越七彩烧马盛府沈木神子诗运宿谋它山之石痛击脱腔落板脱颐歪惫往来体危机无足贤妻良母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