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國策的意思、基本國策的詳細解釋
基本國策的解釋
基本國策是國家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準則和保障,尤其我們國家,處在發展迅速時期,更應該加強國策的重要性,以便給廣大民衆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發展環境,來幫助國家整體發展和國家昌盛。
詞語分解
- 基本的解釋 大緻;大體上工程已基本完工詳細解釋.根本。《漢書·谷永傳》:“王者以民為基,民以財為本……是以明王愛養基本。”《舊唐書·魏玄同傳》:“任人者誠國家之基本,百姓之安危也。” 宋 嶽飛 《奏乞複襄陽劄
- 國策的解釋 國家執行較長時間,對國計民生有重大影響的基本政策全國各族人民的代表在這裡共商國策。;;《雄偉的***************》詳細解釋亦作“ 國筴 ”。.猶國計。指國家的經濟政策。《管子·乘馬數》:“故修宮室臺榭,非麗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基本國策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基本國策是指由國家确立的、具有長期性、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大政策方針,是國家在特定曆史階段為實現核心發展目标而制定的戰略性政策框架。其内涵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語義解析
- “基本”
指該政策在國家治理體系中處于基礎性地位,是其他具體政策的制定依據。《現代漢語詞典》将“基本”定義為“根本的、主要的”,強調其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 “國策”
即國家根本政策(《漢語大詞典》),具有最高政策效力,需通過法定程式(如憲法或法律)确立,體現國家意志與發展方向。
二、核心特征
- 憲法或法律确認
如中國《憲法》明确将“計劃生育”“環境保護”“節約資源”等列為基本國策(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賦予其最高法律效力。
- 長期穩定性
區别于階段性政策,基本國策需長期貫徹,如“對外開放”政策自1984年确立後持續實施至今。
- 全局指導性
覆蓋經濟、社會、生态等多領域,例如“男女平等”國策貫穿于教育、就業等制度設計(《中國婦女發展綱要》)。
三、實例與權威依據
- 環境保護:1983年國務院将其定為基本國策,《環境保護法》進一步強化其法律地位(全國人大立法釋義)。
- 耕地保護:《土地管理法》第三條确立“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為國策,保障糧食安全根基。
四、學術界定
據《政治學基本概念》(北京大學出版社),基本國策需滿足三要素:
- 國家權威機關明文認定;
- 服務于國家長遠利益;
- 對全社會具有普遍約束力。
權威參考來源: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1984年)
- 國務院《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年)》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 北京大學出版社《政治學基本概念》(修訂版)
網絡擴展解釋
基本國策是國家為保障長期發展、維護全局利益而制定的核心政策框架,具有戰略性、穩定性和指導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特點
基本國策是國家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準則,涉及經濟、社會、環境等關鍵領域,需長期堅持。其特點包括:
- 全局性:影響國家整體發展方向(如對外開放政策統籌内外資源)。
- 長期性:實施周期跨越數十年(如計劃生育從1982年持續至2016年調整)。
- 戰略性:解決國家核心問題(如耕地保護确保糧食安全)。
二、主要政策範疇
根據權威來源,我國明确提及的基本國策包括:
- 計劃生育(1982年确立,2016年調整為全面二孩政策);
- 對外開放(2007年寫入黨章);
- 耕地保護(1986年提出“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
- 環境保護(1990年國務院文件确立);
- 男女平等(憲法原則性規定)。
三、争議與說明
需注意:
- 部分政策如“科教興國”“節約資源”等雖常被提及,但未在國家級公文中明确定義為基本國策。
- 不同時期政策重點可能調整,例如計劃生育政策的演變。
如需完整政策列表或具體文件依據,可參考《中國共産黨章程》、國務院公報等官方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闆壁參場長垛讒言抄撰打嗝大家族稻餅蹈矩踐墨釣幾第一線鵝掌菜蕃殖斐然負縴孤僻孤遊嗥叫河東性恒憲花繡婚禮惑撓開錢考省款率枯鳣老雕累牍利漕渠淩陰零支了米麥無重數馬喙滿算命關頗梨惬懷清曆蹊畛勸善黜惡酾流山缫沈塞柿霜霜梅霜穗睡生夢死宋詞貪私慆淫亭壁同位語,同位詞駝鹿晚出硙碾響榻弦心下情陪告遐夭席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