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頗梨的意思、頗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頗梨的解釋

指狀如水晶的寶石。《魏書·西域傳·波斯》:“﹝ 波斯國 ﹞土地平正,出金、銀、鍮石、珊瑚、琥珀、車渠、馬腦,多大真珠、頗梨……鹽緑、雌黃等物。” 唐 鄭嵎 《津陽門詩》:“象牀塵凝罨颯被,畫檐蟲網頗梨碑。”自注:“溫泉堂碑,其石瑩徹,見人形影,宮中號為頗梨碑。”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三:“頗梨,千歲冰所化,瑪瑙鬼血所化。”參見“ 頗黎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頗梨是漢語古籍中對天然水晶或人造玻璃材質的一種書面稱謂,常見于佛教經典及古代文學作品。該詞源于梵語“sphaṭika”(音譯“塞頗胝迦”)的音譯縮略,原指透明純淨的石英晶體,後延伸指代類似質地的工藝品材質。

從詞義演變看,“頗梨”在《漢語大詞典》中被釋為“狀如水晶的寶石”,《一切經音義》卷十一則記載“頗胝迦,西國寶名也,此雲水玉,或雲白珠”。佛經文獻如《無量壽經》将“頗梨”列為“七寶”之一,與金、銀、琉璃等并稱,特指其晶瑩剔透的物性特征。

材質辨析方面,《新唐書·西域傳》描述“貞觀十七年拂菻王遣使獻赤頗梨”,證實古代将紅色水晶納入該稱謂範疇。明代《天工開物》記載“假水晶用琉璃汁加色料鑄成”,說明後期該詞亦可指人造玻璃制品。

在文化意象層面,李商隱《飲席戲贈同舍》詩中“唱盡陽關無限疊,半杯松葉凍頗黎”之句,以“頗梨”比喻酒器的澄澈,展現其在文學創作中的隱喻功能。

網絡擴展解釋

“頗梨”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pō lí,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釋:

1.基本含義

“頗梨”指一種狀如水晶的寶石,常見于古代文獻記載。例如《魏書·西域傳·波斯》提到波斯國出産“金、銀、鍮石、珊瑚、頗梨”等物,說明它是古代西域的重要珍寶。

2.佛教文化中的意義

在佛教中,“頗梨”被列為七寶之一(又作“玻璃”),意為水精或水玉。其質地晶瑩透明,顔色多樣,以紅、碧色最為珍貴,紫、白色次之。需注意它與現代人造玻璃不同,屬于天然寶石類。

3.古籍中的用例

4.詞源與結構

“頗”為左右結構,表偏向;“梨”為上下結構,本指水果,此處借音表寶石。該詞為音譯詞,可能與梵語或西域語言相關。

補充說明

需注意,部分網頁提到“頗梨”作為成語表示“某方面水平極高”,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誤傳或引申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魏書》《津陽門詩》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谙解百結裘白玉闆辯達赑怒查明長念卻慮螭頭柱春意盎然寸步難移道具大樸低卬地心說頓刻反衣封縢浮子隔路官産逛廟鬼戎河洛黃素書溷淆江渚校饬敬異開贊口實梁園雖好,不是久住之鄉聯延燎徹臨産陸馬廟路中馬口髦峤末涓尿牀子批號千方萬計騎鹿秋種熱銷緌緌上浮生日聖儀絁紬淑惠斯裡蘭卡四夷松汁睢睢盱盱談不上違暴巫支祁仙風道骨苮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