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教敕的意思、教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教敕的解釋

教誡;教訓。《漢書·江充傳》:“非愛車馬,誠不欲令上聞之,以教敕亡素者。”《世說新語·排調》“攀龍附鳳,并登天府” 南朝 梁 劉孝标 注:“《張敏集》《頭責子羽文》曰:‘……於是 子羽 愀然深念而對曰:“凡所教敕,謹聞命矣。”’”《資治通鑒·唐代宗大曆九年》:“ 寶臣 謝教敕不謹,封杖授 承嗣 ,使撻之; 承嗣 遂杖殺 寶正 ,由是兩鎮交惡。”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教敕”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iào chì,其核心含義為教誡、教訓,通常指通過教導進行告誡或訓導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教誡與訓導
    指通過語言或行動對他人進行告誡、教育,帶有糾正或引導的意圖。例如《漢書·江充傳》中提到:“非愛車馬,誠不欲令上聞之,以教敕亡素者。”
    (這裡的“教敕”強調通過訓誡避免失禮行為。)

  2. 複合詞結構

    • “教”:教導、教育(如“因材施教”)。
    • “敕”:本義為皇帝诏令(如“敕命”),引申為告誡、整治(如“敕身齊戒”)。
      二者結合後,詞義側重于通過權威性的教導進行規範。

二、文獻用例

  1. 古代典籍

    • 《世說新語》南朝梁劉孝标注引《頭責子羽文》:“凡所教敕,謹聞命矣。”
      (此處表示對教誨的恭敬接受。)
    • 《資治通鑒》中記載唐代宗時期官員的訓誡行為,亦用“教敕”表達上級對下級的規範。
  2. 現代語境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文研究或特定書面表達。


三、近義詞與相關詞


四、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漢書》《世說新語》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教敕

教敕,是漢語詞語,意為教訓、教導。其拆分部首為「攵」和「服」,總計八畫。其來源可追溯到古代,屬于傳統漢字。在繁體字中,「教敕」的寫法仍然保留,沒有發生變化。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中,「教敕」的形态多種多樣,但基本結構保持不變。古人們使用毛筆在紙上書寫漢字時,往往留下了一種獨特的韻味和藝術感。這些古代漢字的寫法也深受後人們的喜愛和傳頌。

以下是「教敕」的例句:

  1. 父母是我們最好的教敕。

  2. 他一直用心教敕學生們,希望他們能夠取得好成績。

  3. 良好的教敕可以促進兒童的成長和發展。

與「教敕」相關的組詞包括:

與「教敕」近義詞有:

反義詞則包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