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上兵的意思、上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上兵的解釋

謂用兵之上策。《孫子·謀攻》:“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政攻城。” 張預 注:“言以奇策祕算取勝於不戰,兵之上也。” 明 吳昜 《少保戚公繼光》詩:“伐暴貴上兵,功豈必戰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上兵"一詞源于古代軍事典籍,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比喻最高明的策略或最優解決方案。其核心釋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上兵

指最高層次的用兵之道或最優策略,強調以智謀、戰略取勝而非武力對抗。

出處:

《孫子兵法·謀攻篇》:"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中華書局《孫子兵法新注》,2018年版,第32頁)


二、詞義解析

  1. 本義

    "上"意為最高、最優,"兵"指軍事手段。合指用兵的最高境界,即通過謀略瓦解敵方計劃,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兵法》)。

    例:"善用兵者,以謀為上。"(《武經總要》卷三)

  2. 引申義

    現代漢語中擴展為解決矛盾的最優方法,強調以智慧化解沖突,避免直接對抗。

    例:"企業管理中的'上兵之道',在于創新與協作。"(《管理科學學報》2020年第5期)


三、權威參考

  1.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

    第1352頁:"上兵:用兵的上策。指以智謀取勝。"

  2.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

    第1卷第717頁:"上兵:最高明的用兵方法。"

  3. 漢典(zdic.net)

    收錄《孫子兵法》原文及曆代注疏,明确"上兵"為"伐謀"之策。

  4. 國學大師(guoxuedashi.com)

    引清代魏源《孫子集注》:"上兵者,不戰而全勝之術也。"


四、典籍原文補充

《孫子兵法·謀攻篇》: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強調"謀略"優于"武力",奠定該詞的哲學基礎。

網絡擴展解釋

“上兵”是古代軍事術語,出自《孫子兵法·謀攻篇》,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1.基本定義

“上兵”指用兵的最高策略,即通過智謀和戰略手段取得勝利,而非直接武力對抗。如《孫子兵法》原文所述:“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2.核心思想

3.曆史背景與延伸

4.現代應用

該詞常用于強調策略的重要性,適用于商業競争、人際博弈等領域,指通過智慧而非蠻力解決問題()。

5.常見誤解

需注意“伐謀”并非單純使用計謀,而是系統性地瓦解敵方戰略基礎,如經濟、外交等()。

總結來看,“上兵”體現了中國古代軍事智慧中對“智勝”的推崇,其核心理念至今仍具借鑒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半日八議蹦蹦兒戲本同末異辮繩鼻苗撥亂反正不染一塵拆賬陳述楚豔調派調帖彫瘵飯筒各行其是海右合于滑鬼皇度圜壺歡樂灰不溜護路林賤皮賤肉箋訓角蟲極筆記動藉靡看風駛船渴睡漢累卵料想靈茂六月債隆平羅茵率德孟母三遷弄影盤坳乞兒暴富惬心貴當器甲筇竹杖丘轲球衣擅幹世事炎涼四布松枝麈隨行淘掘鐵菱通濟忘年之好問水濱下忙蕭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