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萬無一失 ”。絕無差錯。《韓非子·解老》:“治鄉治邦莅天下者,各以此科適觀息耗則萬不失一。”《史記·淮陰侯列傳》:“貴賤在於骨法,憂喜在於容色,成敗在於決斷,以此參之,萬不失一。” 清 龔翔麟 《珠江奉使記》:“舵工素與海習,雖卒遇颶母浮椒,亦萬不失一雲。”
“萬不失一”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極其穩妥可靠,絕對不會出差錯。以下從詞典釋義角度詳細解析:
指事情成功的概率極高,或計劃、措施極為周密,幾乎不可能出現失誤。強調絕對穩妥,毫無疏漏。
例句:
“這套應急預案經過反複推演,執行起來可謂萬不失一。”
出自《韓非子·解老》:“萬不失一者,言不失也。” 指言語或行動精準無誤。
組合後強化“零失誤”的絕對性。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形容絕對不會出差錯,極有把握。
引用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漢語大詞典》
極言穩妥可靠,毫無閃失。
引用參考: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縮印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
《辭海》(第七版)
形容計劃或行動周密,絕無失誤可能。
引用參考:夏征農,陳至立主編. 辭海(第七版)[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9.
《史記·淮陰侯列傳》
“貴賤在于骨法,憂喜在于容色,成敗在于決斷,以此參之,萬不失一。”
(指通過觀察骨相、容色和決斷力判斷命運,毫無差錯。)
引用參考:[西漢]司馬遷. 史記[M]. 北京:中華書局,1959.
《論衡·雷虛篇》
“如用蕭何計,萬不失一。”
(形容計策絕對可靠。)
引用參考:[東漢]王充. 論衡[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通過以上解析,結合權威辭書與經典文獻,可全面把握“萬不失一”的語義内涵及使用語境。
“萬不失一”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wàn bù shī yī,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例,可參考《韓非子》《史記》等原典,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典(來源1、5、7)。
百廢具作白兔公抱冤魃蜮不惡慘悸常路村棒棒風化封志觥觞公槂濠梁甲第連雲奬任結徹羁鴻勁刷局滞可身贶施寬免牢獄柳腰蓮臉旅見漫反射渼陂鳴籁耐心昵詞排鄰輕出青渌青圓情寃焭焭禳禬桡枉仁恤人造冰榮紛三千威儀社主適性任情受祉雙響逃避現實田塍屠牛坦鲀形目拓都韋弦物阜民安無所不曉象人獻神險阻銷金帳曉了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