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騷激的意思、騷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騷激的解釋

(1).牢騷憤激。 清 王晫 《今世說·德行》:“善詩歌、樂府、填詞,所為大率託之美人香草,以寫其騷激之意。” 徐嘉 《論詩絕句》之七:“吏部園林倚醉歌,幽憂騷激託明河。”

(2).擾動激蕩。 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詩話》:“傾邪之人,欲有所取於世,則先以标榜聲氣,騷激人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騷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牢騷憤激
    指因不滿或壓抑而産生的憤懑情緒,常通過言辭或行為表達。例如清代王晫《今世說·德行》中提到“託之美人香草,以寫其騷激之意”,即借物抒懷,表達内心的不平。

  2. 擾動激蕩
    描述事物或環境的動蕩狀态,如章學誠《文史通義·詩話》中“标榜聲氣,騷激人心”,指通過激烈言辭引發群體情緒波動。


二、使用場景


三、字義分解


四、相關延伸

該詞屬書面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用于分析古典文學或特定語境下的情緒描寫。需注意與成語“騷人墨客”等區分,後者側重文人才情,而非情緒表達。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用例,可參考《今世說·德行》《文史通義》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騷激》這個詞的意思

《騷激》是一個漢字詞語,形容一個人的言行舉止過于激動、狂熱或刺激,甚至有些過于狂妄、浮誇。

拆分部首和筆畫

《騷激》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食”和“水”。它的總筆畫數為23,其中“食”部的筆畫數為9,而“水”部的筆畫數為14。

來源

《騷激》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莊子·秋水》中的一句話:“騷味騰騰,騷氣湧穴,騷味浩凄。”這句話意味着一種令人激動和刺激的感覺,後來人們便将其用來形容人或事物的狀态。

繁體

《騷激》的繁體字為「騷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騷激》的寫法為「㠨激」,其中的「㠨」為表示食物的象形字,後來簡化為了「食」部首。

例句

他的演講激情四溢,騷激了現場的觀衆。

組詞

- 騷躁:形容情緒不穩定,容易激動的狀态。

- 騷擾:指以言語或行動對他人進行煩擾、幹擾。

- 激動:形容情感或行為過于激烈、興奮。

- 激勵:鼓勵、激發。

近義詞

- 狂躁:形容情緒異常激動,行為失控。

- 興奮:情緒高漲,激動起來。

反義詞

- 安靜:指沒有聲音、沒有動靜,平靜的狀态。

- 鎮定:指情緒穩定,不激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