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甯康的意思、甯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甯康的解釋

安甯康樂。《文子·精誠》:“春政不失禾黍滋,夏政不失雨降時,秋政不失民殷昌,冬政不失國家寧康。”《漢書·叙傳下》:“匪怠匪荒,務在農桑,著于甲令,民用寧康。” 唐 韓愈 《重雲李觀疾贈之》詩:“小人但咨怨,君子惟憂傷。飲食為減少,身體豈寧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甯康”是漢語中具有複合語義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包含安甯與康泰的雙重屬性。根據《漢語大詞典》及曆史文獻記載,該詞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字義溯源

“甯”字本義為安定、平靜,《說文解字》釋為“安也”,引申為安居、使平靜;“康”字原指谷皮,《爾雅》訓為“樂也”,後衍生出健康、豐足之意。二字結合形成并列式複合詞,表達“安甯且康樂”的完滿狀态,常見于祝福語境,如《詩經》中“民之攸歸,甯康攸同”的祈願表達。

二、曆史年號用例

作為官方年號,“甯康”最早見于東晉孝武帝時期(公元373-375年),《晉書·孝武帝紀》記載“春正月己亥朔,改元甯康”,标志着政權更疊後對社會穩定的期許。該年號使用時長三年,期間發生權臣桓溫病逝等重大事件,其命名蘊含統治者對國泰民安的願景。

三、文化符號内涵

在傳統民俗中,“甯康”常作為祝頌語出現在楹聯、碑刻中,如清代《福建通志》收錄的祠堂楹聯“祖德綿長昭甯康,宗功浩蕩啟文明”。現代漢語中多用于人名,寄托家族對子孫平安健康的祝願,相關命名案例可見于《中國姓氏文化考略》中收錄的明清戶籍檔案。

網絡擴展解釋

“甯康”是一個漢語詞彙,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詳細解析

  1. 詞語結構
    屬于并列式成語,通過“甯”與“康”的并列關系,強化對理想生活狀态的描述。

  2. 使用場景
    常用于祝福語,如生日、節日或重要場合,表達對他人健康平安的祝願,可口頭表達或書寫于賀卡、禮物。

  3. 文化淵源
    源自古代文獻,如《文子·精誠》《漢書·叙傳》等,多用于描述國家安定、民生安康的願景。

例句參考

其他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曆史用法,可參考《文子》《漢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被俘人員摽摘不管一二不規則不堪入目殘花趁伴誠説崇祀出言吐語賜用道人大殺凋嚴鼎重陡壁耳池豐功偉績鳳舞龍蟠高陸海蜃洄曲驚神泣鬼近視眼津涘救息钜萬狼子野心禮賜礫石留髠镂冰斸雪面貌一新末班車那堪恧恧劈荊斬棘勤役秋宴雀踴三百六十日三明生不逢時聲家省台適道石徑蜀琴書同文,車同軌樹栽子肅然溏浃甜淡宛財頑謬五彩旗狹促象镳詳選寫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