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監帖的意思、監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監帖的解釋

獄吏監視下獄大臣并向上密報其言語舉動之稱。《明史·沉束傳》:“帝深疾言官,以廷杖遣戍未足遏其言,乃長繫以困之,而日令獄卒奏其語言食息,謂之監帖。” 清 袁枚 《隨園隨筆·政條》:“ 嘉靖 下廷臣于獄,命司監獄者察其語言動靜而密奏之,雖諧語,必以聞,號監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監帖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專屬性的複合詞,現多用于書法文化研究領域。根據《漢語大詞典》和《中國書法術語辭典》記載,該詞包含兩層核心含義:

  1. 字面釋義

    “監”指古代中央教育機構“國子監”,“帖”即書法臨摹範本。二字連用特指由國子監校勘、刊行的官方書法範本,例如宋代國子監主持刻印的《淳化閣帖》即為典型代表。這類字帖具有權威性,是科舉制度下規範書法标準的重要工具。

  2. 功能延伸

    明清時期,“監帖”衍生出動詞用法,表示對書法臨摹過程的監督指導。《書林藻鑒》記載:“翰林學士須每日監帖,以正生徒筆法。”此處強調通過專業監督确保書法傳承的準确性。

該詞在現代《書法學大辭典》中被歸入“古代教育制度術語”類别,與“官帖”“院體”等術語形成互文關系,共同反映中國古代書法教育的制度化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監帖”是一個曆史術語,指獄吏監視被關押的大臣并向上密報其言行舉動的制度。以下是具體解釋:

1. 基本定義 “監帖”指古代獄吏對下獄官員進行全天候監視,并記錄其語言、飲食、作息等細節,再向皇帝或上級密報的行為。這種制度常見于明代,是帝王監控臣子的特殊手段。

2. 讀音與字義

3. 曆史背景 該制度在《明史·沈束傳》中有明确記載:嘉靖帝為壓制言官,除廷杖、流放外,還通過“日令獄卒奏其語言食息”進行長期監控,稱為監帖。清代袁枚《隨園隨筆》也提到,即便官員在獄中說笑話,獄吏也需如實上報。

4. 實施特點

小知識:類似制度在漢代“诏獄”中已見雛形,但明代監帖的密報機制更為系統化,反映了專制皇權的強化趨勢。

别人正在浏覽...

安泊阿者拔戟成一隊傍概傍牌北鄰鮊鮮不便水土裁制澄泉當朝單騎丹砂訣的爾點呼蝶使蜂媒訂戶鈍蒙轭縛幡織負屈含冤熯熱黑光燈合撲地話巴花木華緣假裝救傾麇載巨然狂走庫灰樂欣梁鴻妻連年臨決漏師命氏冥幽難堪恰合乞飯侵克嵚崟區畔取青妃白若離若即唼喋身心沈周説破嘴斯箱四姓所持他故五才鄉夢铦錐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