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量材使用。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離合根》:“為人臣常竭情悉力而見其短長,使主上得而器使之。”《續資治通鑒·宋理宗景定五年》:“ 秉忠 既受命,以天下為己任,知無不言。凡宴間顧問,輒推薦人物可備器使者;其所甄拔,後皆為名臣。” 嚴複 《救亡決論》:“雖學生年有出入,尚未聞培成何才,更不聞如何器使。”
(2).猶重用。 宋 秦觀 《朋黨下》:“ 琦 ( 韓琦 ) 弼 ( 富弼 ) 仲淹 ( 範仲淹 )等,旋被召擢,復蒙器使,遂得成其功名。” 宋 葉適 《與趙丞相書》:“遂躐他途以希進取,則不惟喪失名義,而他日之法令事功,踈拙曠廢,将有面牆之羞,以辜朝廷器使之意。”
“器使”是一個古漢語詞彙,讀音為qì shǐ,主要含義如下:
量材使用
指根據人的才能合理任用,強調因材施職。例如《春秋繁露》提到:“使主上得而器使之”,即臣子需盡力展現能力,供君主量才而用。宋代葉適《與趙丞相書》中也強調“器使”與朝廷選拔人才的關系。
猶重用
側重對人才的重視與信任。如宋代秦觀提到韓琦、範仲淹等人因才能被“器使”,最終成就功名。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辭典》。
《器使》是指能夠使用器物的人。這個詞表示一個人善于使用工具或器具,能夠充分發揮器物*********。
《器使》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口”和“手”,總共有13畫。
《器使》這個詞的來源比較難考證,但可以推測它最早是由古代漢字形成的。漢字的形狀往往和字的含義相關,所以推測《器使》可能是指一個能夠使用器物的人。
《器使》的繁體字為「器使」。
在古代漢字中,字的形态經常發生變化。根據《說文解字》,《器使》在古代寫作「氣使」,這個寫法強調了使用器物所需的氣力。
1. 他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真是個器使。
2. 這位廚師真是一個烹饪器具的高手,是個真正的器使。
器具、器械、技藝、工具、能手
能手、能人、高手、行家、熟手
門外漢、外行、生手、菜鳥、新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