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聳懼。聳,通“ 悚 ”。 林纾 《譯<塊肉馀生述>序》:“然猶叙盜俠之事,神奸魁蠹,令人聳懾。”
“聳懾”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聳懾”由“聳”和“懾”組成:
常見于描述具有震懾性的事物,如:
部分詞典(如)提到“聳懾”含有“令人敬畏”的褒義色彩,但多數文獻(如林纾用例)更側重“恐懼”的貶義語境,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林纾相關譯著原文。
《聳懾》(sǒng shè)是一個漢語詞彙,形容恐懼或驚訝到達極點,感到寒毛直豎的狀态。這種感受可以是由于恐怖、令人難過或震驚的事情所引起的。
《聳懾》由兩個部首組成:耳(ěr)和心(xīn)。其中,耳作為左邊的部首,表示與聽覺有關;心作為右邊的部首,表示與感情有關。這個詞一共有13個筆畫。
《聳懾》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宋史·師道傳》中。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聳懾」。
在古時候,「聳」的寫法稍有不同,它的上部分是「⺄」而不是「耳」。這個字形主要用于形容被自然現象、建築物等所感到的高大、突出或威武的程度。而「懾」的古時候寫法為「懾」,其字形在繁體字中沒有變化。
以下是幾個例句來幫助理解《聳懾》的用法:
1. 他被恐怖電影中的畫面所聳懾。
2. 面對天然災害的威力,人們無不感到聳懾。
3. 孩子看到蜘蛛,感到極度聳懾,大聲尖叫起來。
組詞:
- 聳動:形容引起巨大轟動或震撼
- 聳立:形容高大且顯眼的建築物
- 懾服:吓倒對方并使其不敢反抗
- 聳人聽聞:形容令人震驚的消息或事件
近義詞:
- 驚恐:形容極度恐懼或驚訝
- 驚悚:形容恐怖或令人不安的感覺
反義詞:
- 安心:感到放松和安慰
- 安撫:使人感到平靜和安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