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簡譜的意思、簡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簡譜的解釋

[numbered musical notation;****** musical notation] 用阿拉伯數字 1—7 及其它音樂符號做音符的樂譜

詳細解釋

用阿拉伯數字1、2、3、4、5、6、7做音符的樂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簡譜的漢語詞典釋義與音樂學解析

一、簡明定義

簡譜(jiǎnpǔ)是一種以阿拉伯數字為主要符號的簡易音樂記譜法。其核心特征是用數字1、2、5、6、7 分别代表自然大調音階的七個基本音級(唱名:do、re、mi、fa、sol、la、si),通過附加符號(如高低音點、增時線、減時線、休止符等)表示音高、時值與節奏關系。其名稱中的“簡”即強調其相對于五線譜的易學性與普及性。

二、核心記譜要素解析

  1. 音高表示

    • 數字本身代表中音區音高。
    • 數字上方加點表示高八度(如•),下方加點表示低八度(如.)。
    • 臨時變音記號(升號#、降號b)标注于數字左上方,如#5 表示升 sol。
  2. 時值與節奏控制

    • 基本音符時值以數字後加短橫線(增時線)延長,如5 - 表示二分音符。
    • 數字下方加短橫線(減時線)縮短時值,如5(四分音符)、5(八分音符)。
    • 休止符以數字0 表示,時值規則與音符一緻。
  3. 節拍與結構标記

    • 拍號标注為分數形式(如2/4),分母表示單位拍時值,分子表示每小節拍數。
    • 小節線(|)、終止線(||)劃分音樂結構。
    • 反複記號(:)、跳越記號等指導演奏順序。

三、曆史淵源與文化價值

簡譜體系起源于16世紀歐洲的數字記譜法,19世紀經法國教育家Émile-Joseph-Maurice Chevé系統化後傳入日本,20世紀初由沈心工、李叔同等中國音樂教育家引入并本土化推廣。因其直觀易學的特性,成為我國群衆音樂教育(如中小學音樂課、合唱團)及傳統戲曲(如京劇工尺譜簡化)的重要工具,對普及音樂文化具有裡程碑意義。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收錄“簡譜”詞條,定義其基本概念。
  2. 《中國音樂詞典》,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年:詳述簡譜的曆史沿革與中國化過程。
  3. 《音樂理論基礎》,李重光著,人民音樂出版社,1962年:系統闡釋簡譜符號體系與樂理規則。

    注:因未檢索到可公開訪問的權威線上詞典頁面,此處引用紙質工具書作為學術依據

網絡擴展解釋

簡譜是一種用數字和符號表示音高、節奏的簡易記譜法,適合音樂普及和初學者使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核心構成

  1. 基本定義
    簡譜以阿拉伯數字1-7代表音階的七個基本音級,對應唱名do(哆)、re(瑞)、mi(咪)、fa(發)、sol(梭)、la(拉)、si(西),休止符用0表示。

  2. 音高表示

    • 數字上下加點表示高低音:如“1”為中音,“$dot{1}$”為高音,“$underline{1}$”為低音。
    • 音名對應C、D、E、F、G、A、B(國際标準)。
  3. 時值與節奏

    • 數字後加橫線“—”表示延長時值(如“5—”為兩拍),下方加橫線“_”縮短時值(如“5”為半拍)。
    • 附點“.”表示延長原音符時值的一半(如“5.”為一拍半)。

二、優勢與特點

  1. 簡單易學
    無需複雜符號,數字直觀,適合非專業人群快速掌握。

  2. 記錄便捷
    便于手寫和傳播,尤其在吉他彈唱、民間音樂中廣泛應用。

  3. 跨文化普及
    起源于18世紀法國,經德國改良後傳入中國并廣泛推廣。


三、應用場景

如需更完整的符號規則或示例,可參考權威音樂教材或專業網站。

别人正在浏覽...

班部拌嘴拌舌逼禅畢給兵油子鬯達錯閃單居打談洞庭湖平原返政奉托府兵寡聞卦資海次還睇亥市河落海幹衡立嘩疑諱隱解侍謹嚴赍志而沒決滞阆颠老麻汗臉黃肌瘦連線掄眉豎目履善綿側理明靈泥水飄茵隨混皮燈籠千秋金鏡啟草青霜秋芳铨試格曬翅山州蜃竈射屏失次十地石閘時症四七四生縮退塔塔米天鵝絨危逼閑架錢笑林細大不捐斜頭歪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