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平原的意思、洞庭湖平原的詳細解釋
洞庭湖平原的解釋
兩湖平原的南部。在湖南省北部。由洞庭湖水系湘江等沖積而成。湖區多圍湖造田形成的圩田。中國的商品糧基地和重要淡水魚區。
詞語分解
- 洞庭的解釋 .廣闊的庭院。《莊子·天運》:“帝張《鹹池》之樂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間,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爾乃禦文軒,臨洞庭。” 宋 蘇轼 《坤成
- 平原的解釋 廣闊平坦的原野吾村十裡皆平原。;;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詳細解釋.廣闊平坦的原野。《左傳·桓公元年》:“秋,大水。凡平原出水為大水。” 漢 王粲 《七哀》詩:“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
網絡擴展解釋
洞庭湖平原是中國重要的地理區域,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地理位置與範圍
位于湖南省東北部,屬兩湖平原南部,北與湖北江漢平原接壤。總面積約1.87萬平方公裡,其中湖南占81%(1.52萬平方公裡),覆蓋19個縣市及15個國營農場;湖北占19%(3580平方公裡),涉及松滋、公安等縣市。
二、地貌形成特征
由長江通過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輸入的泥沙,以及湘江、資江、沅江、澧水等水系沖積而成。曆史上經曆由瀉湖向洪道型湖泊演變的過程,現為長江中遊最大調蓄湖泊。
三、自然地理特征
-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1500mm,≥10℃積溫4500-7500℃
- 水文:河網密布(長江、湘江等),無結冰期,航運條件優越
- 土壤:肥沃水稻土為主,肥力高
- 生态:濕地生态系統顯著,有“八百裡洞庭”之稱
四、經濟文化地位
- 農業:全國商品糧基地,淡水魚産量居前,形成特色圩田農業系統
- 文化:湘江文化與巴楚文化交彙地,孕育衆多曆史文化遺産
- 戰略價值:自古有“湖廣熟,天下足”之稱,至今仍為國家重要農産品基地
五、生态現狀
因圍湖造田導緻面積縮減,現通過生态保護措施恢複濕地功能,維系生物多樣性。
(完整信息可參考百度百科、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洞庭湖平原》一詞的意思是指中國湖南省地處湖泊洞庭湖周邊的廣闊平原地區。該地區主要包括洞庭湖沿岸的濕地、河流平原和丘陵地帶。
拆分部首和筆畫:《洞庭湖平原》的拆分部首為洞(氵)庭(廣)湖(氵)平(平)原(原),共計10個筆畫。
來源:《洞庭湖平原》一詞起源于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洞庭湖為湖南省的最大湖泊,周邊平原廣袤,因此稱之為《洞庭湖平原》。
繁體:《洞庭湖平原》的繁體字為《洞庭湖平原》。
古時候漢字寫法:《洞庭湖平原》這個詞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相同,無明顯變化。
例句:這裡是洞庭湖平原,風景優美,物産豐富。
組詞:洞庭湖、平原、濕地、丘陵、河流。
近義詞:洞庭湖沿岸平原、湖南濕地、洞庭湖地帶。
反義詞:山地、高地、峽谷。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