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腕的意思、扼腕的詳細解釋
扼腕的解釋
[wring one's wrists in sorrow or despair] 自己以一手握持另一手腕部。形容思慮、憤怒、激動等心理活動
樊于期偏袒扼腕而進曰。——《史記·刺客列傳》
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詳細解釋
亦作“ 扼捥 ”。用一隻手握住另一隻手腕、表示振奮、惋惜、憤慨等情緒。《戰國策·燕策三》:“ 樊於期 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之日夜切齒腐心,乃今得聞教!’”《韓非子·守道》:“人臣垂拱於金城之内,而無扼捥聚脣嗟唶之禍。” 宋 陸遊 《<傅給事外制集>序》:“每言虜,言畔臣,必憤然扼腕裂眥,有不與俱生之意。” 清 薛福成 《後樂園記》:“撫時扼捥,壎唱篪和,其音如貫。” 柯靈 《香雪海·文苑絮語》:“凄涼的詩篇,像田間可愛的野花遭到風雨摧殘一樣令人扼腕,歎息。”
詞語分解
- 扼的解釋 扼 è 用力掐着,抓住:扼殺。扼腕(用一隻手握住另一隻手,表示振奮、失意、惋惜等情緒)。力能扼虎。 抓要點,簡要:扼要。 把守,控制:扼制。扼喉拊背(喻控制要害,制敵于死命)。 古同“轭”,牛馬等拉東
- 腕的解釋 腕 à 胳膊下端與手掌相連的部分:手腕。腕骨。腕力。扼腕(表示惋惜等情緒)。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扼腕”是一個書面用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基本釋義
- 拼音:è wàn(注音:ㄜˋ ㄨㄢˋ)。
- 動作描述:用一隻手握住另一隻手腕部,常見于表達激動、憤怒、惋惜或振奮等情緒。
2.曆史與出處
- 最早見于《戰國策·燕策三》中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的記載,形容激憤之情。
- 明代張溥《五人墓碑記》中“扼腕墓道”則表達對志士的痛惜。
3.情感内涵
- 憤怒/激憤:如《戰國策》中樊於期的動作,體現義憤填膺。
- 惋惜/遺憾:現代多用于“扼腕歎息”,表示對無法挽回之事的痛心(如劉翔退賽令支持者扼腕)。
- 振奮/得意:少數語境中可表激昂情緒,如“扼腕長歎”。
4.使用場景
- 書面表達中常見,如“令人扼腕”“扼腕不已”。
- 例句:“三妖扼腕長歎”“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
5.近義詞與延伸
- 近義詞:痛心、歎息、憤慨。
- 成語擴展:“扼腕歎息”“扼腕長歎”均強調深沉的情感宣洩。
總結來看,“扼腕”通過肢體動作的描寫,生動傳遞了複雜的情感,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含義。更多用例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扼腕》這個詞的意思是非常惋惜或懊悔的意思。它由兩個部首組成:手部部首“扌”和胃部部首“月”。它的總筆畫數是12筆。《扼腕》一詞來源于手握胃部的動作,表示内心深處的痛心、悲傷或後悔之情。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扼腕」。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它的寫法為「扼腕手胃」。
一些例句:
1. 我看到他一臉失落的表情,不禁扼腕歎息。
2. 錯過這個機會真是讓人扼腕啊!
一些與《扼腕》相關的組詞包括扼腕歎息、扼腕捶胸等。與《扼腕》意思相近的詞有痛心、惋惜、後悔等。反義詞則是滿意、釋懷、以及欣喜等。
希望以上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