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枝的别名。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雜記·托名》:“若夫 廣州 酒名甜娘, 東海 酒名二娘,荔枝名絳衣娘,鸚鵡名雪衣娘,則物亦有借重耳。”
“绛衣娘”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作為荔枝的别名
這是最常見的釋義,多見于古代文獻。例如宋代孫奕《履齋示兒編·雜記·托名》中提到:“荔枝名绛衣娘”,。這一稱呼可能與荔枝外皮鮮紅如绛色(深紅色)衣袍的視覺特征相關,屬于對植物的拟人化命名。
形容女子衣飾華美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形容女子衣着豔麗、容貌動人。但此用法在古籍中未見明确記載,可能為現代引申義或誤傳。需注意,該含義的權威性存疑,建議優先參考古籍釋義。
補充說明:
绛衣娘是一個成語,指的是穿着绛色衣裳的女子,也可以指代古代宮廷中的女官。
绛(纟+夅):纟是纖維的意思,夅是裹在身上的衣物。
衣(衤):指的是人穿的衣裳。
娘(奄+女):奄是容貌的意思,女表示性别。
《绛衣娘》最初出自于唐代白居易的詩《漢宮春》中的句子:“秋至獨窺檐亭院,人憐绛衣娘。”後來成為一個獨立的成語。
繁體字的寫法為「絳衣娘」。
古時候,绛衣娘的寫法可能會有些差别,例如在秦漢之際,「绛」字的寫法為「絳」。
他穿着绛衣娘般的重紗裙子,顯得格外嬌美動人。
绛紗衣、绛綢裙、绛宮、娘子軍
紅衣女子、朱衣婦人
白衣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