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一漏萬的意思、挂一漏萬的詳細解釋
挂一漏萬的解釋
[think of one and omit ten thousand] 考慮事情僅及一端,多所缺漏。常作為謙詞
詳細解釋
亦作“掛一漏萬”。謂列舉不周,必多遺漏。語本 唐 韓愈 《南山詩》:“團辭試提挈,挂一念萬漏。” 宋 沉括 《進守令圖表二》:“挂一漏萬,無裨海嶽之藏。” 清 李漁 《閑情偶寄·居室·聯匾》:“觀子聯匾之制,佳則佳矣,其如掛一漏萬何?” 楊沫 《不是日記的日記·闖進陌生的科研世界》:“我雖也做了記錄,因為是外行--十足的科盲,挂一漏萬,無法記得齊全。”
詞語分解
- 挂的解釋 挂 (掛) à 借助繩索、鈎子、釘子等使物體附着于高處或連到另一物體上:懸挂。挂圖。挂牌。挂鋤。挂鐮。挂帥(掌帥印,喻居于領導、統帥地位)。披紅挂綠。挂一漏萬。 牽記,牽連,牽累:牽挂。記挂。挂念。挂
- 萬的解釋 萬 (萬) à 數目,十個一千:萬戶侯(中國漢代侯爵的最高一級,享有萬戶農民的賦稅。後泛指高官)。 喻極多:萬物。萬方(.指全國和世界各地;.指姿态多種多樣)。日理萬機。氣象萬千。 極,很,絕對:萬萬
網絡擴展解釋
“挂一漏萬”是一個漢語成語,常用于自謙,表示列舉或描述時不夠全面,遺漏很多。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 字面解析:
“挂”指鈎取或提到,“漏”即遺漏。字面意為提到一個卻漏掉上萬個,形容列舉極不周全。
- 引申義:
強調因範圍廣博或能力有限,僅涉及事物的一小部分,未能涵蓋全部,多用于表達謙遜态度。
出處與背景
- 來源:
出自唐代韓愈《南山》詩:“團辭試提挈,挂一念萬漏。”原指詩人試圖用詩文概括南山全景,卻深感遺漏衆多。
- 背景延伸:
韓愈在詩中感歎自然景色的浩瀚難以盡述,後人借此引申為對事物描述不全面的自謙之辭。
用法與示例
- 語境:
- 自謙表達:如“我的總結難免挂一漏萬,請多指正”()。
- 客觀描述:批評他人叙述不全面時需謹慎使用,因成語本身含謙遜色彩。
- 語法結構:
聯合式成語,多作謂語,如“彙報挂一漏萬”“分析不可挂一漏萬”()。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
舉一廢百、顧此失彼、支離破碎()。
- 反義詞:
面面俱到、一應俱全、涓滴不漏()。
注意事項
- 使用場景:
適用于正式場合的自我謙辭,或委婉指出他人疏漏(如“您的觀點深刻,但可能挂一漏萬”)。
- 情感色彩:
含含蓄、敬意,避免用于直接批評()。
通過綜合典籍與用例,該成語生動體現了漢語中謙遜表達的文化特質,需結合語境靈活運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1. 《挂一漏萬》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挂一漏萬》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隻挂一個就漏萬個。這個成語用來形容某個問題或者缺點一旦出現,就會引發更多的問題或缺點。
2. 拆分部首和筆畫
《挂一漏萬》的部首是手并且有9個筆畫。
3. 來源
《挂一漏萬》最早出自于《論語·述而》:“聽其言也,聞其言也,挂一、而足以為信。”意思是聽到一個人的言論,就能知道他的真實情況。後來形容一個具體的缺點、問題會導緻更多的類似缺點、問題。
4. 繁體
《挂一漏萬》的繁體字為「掛一漏萬」。
5.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挂一漏萬》可以用「挌一漏萬」來寫。
6. 例句
他的管理不嚴格,挂一漏萬,公司的問題越來越多。
7. 組詞
挂而不取、挂名、漏洞百出、各種各樣
8. 近義詞
一失足成千古恨
9. 反義詞
一絲不苟、毫無破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