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家的規範、法度、風教。《舊唐書·崔珙傳》:“禮樂二事,以為身文;仁義五常,自成家範。” 宋 陳亮 《祭王文卿父母文》:“昔我諸兄與其鄉人諸友,乃從先公遊,磨礱乎道義,而服膺其家範之懿,至今在耳歷歷也。” 元 揭傒斯 《逸士陳君墓志銘》:“其曾大父 亨 ,大父 世興 ,父 應軾 ,皆事高尚,而家範齊肅如素官。”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鳳》:“女乃喜曰:‘妾少孤,依叔成立。昔雖獲罪,乃家範應爾。’”
“家範”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治家的規範、法度與風教,強調家庭内部的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念。以下是詳細解釋:
“家範”指家庭或家族中傳承的規矩、禮儀和道德标準,包括對長輩的孝敬、家庭成員間的和睦相處等。例如,《舊唐書》提到“仁義五常,自成家範”,說明其與儒家倫理密切相關。
北宋史學家司馬光除《資治通鑒》外,還著有《家範》一書,系統闡述家庭倫理與教育原則,成為古代家訓經典。
“家範”不僅指具體家規,更承載傳統文化中“修身齊家”的理念,是維系家族凝聚力和道德傳承的重要紐帶。
如需進一步了解司馬光《家範》的具體内容,可參考古籍原文或相關研究文獻。
《家範》是指家庭的規範、準則。它是用來指導家庭成員行為、管理家庭事務的标準和規則。
《家範》的部首是宀(mian)。
宀的筆畫數是3畫。
《家範》來源于漢語詞彙,由“家”和“範”兩個字組成。
《家範》的繁體字為「家範」。
古時候,漢字寫作「家範」。
1. 作為一員家庭的一員,我們應該遵守家範,共同維護家庭的和諧。
2. 好的家範可以影響下一代的成長和行為習慣。
家規、家風、家訓、家教
家規、家風、家訓
家庭混亂、家教不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