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國會的意思、安福國會的詳細解釋
安福國會的解釋
又稱“新國會”。皖系軍閥段祺瑞的禦用國會。1918年段祺瑞為抵制*********在廣州的國會非常會議,決定重選國會議員,在北京安福胡同組織俱樂部,賄買選票,包辦選舉。安福系在新國會中占有絕大多數席位,時稱“安福國會”。1920年皖系失敗後被解散。
詞語分解
- 安福的解釋 平安幸福。 漢 焦贛 《易林·訟之觀》:“欽明之德,坐前玉食,必保嘉美,長受安福。”
- 國會的解釋 全國性的議會第七十一屆國會詳細解釋猶國計。指國家財政收支的各種會計事務。《管子·山至數》:“ 桓公 問 管子 曰:‘請問國會。’” 馬非百 新诠:“會者……猶今言會計。國會,指有關國家財政經濟之各種
網絡擴展解釋
安福國會是中華民國時期由皖系軍閥段祺瑞操控的禦用立法機構,正式名稱為第二屆國會(1918年8月12日—1920年8月)。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定義與背景
安福國會得名于段祺瑞派系成立的“安福俱樂部”(因總部設在北京安福胡同)。該國會是段祺瑞在1917年張勳複辟失敗後,為鞏固自身權力、抵制孫中山在廣州的“國會非常會議”而組建的臨時參議院演變而來。
2.選舉與控制
- 賄選與操控:段祺瑞通過安福俱樂部操縱選舉,以金錢收買選票、脅迫地方勢力,包辦議員席位。最終安福系占據國會絕大多數席位,形成完全聽命于皖系的立法機構。
- 組織結構:國會分為參議院和衆議院,安福系領袖王揖唐任衆議院議長。
3.主要活動
- 推選總統:1918年9月,安福國會選舉徐世昌為中華民國大總統,取代代總統馮國璋,進一步強化皖系對中央政權的控制。
- 制憲争議:曾制定《中華民國憲法草案》,但因派系利益主導,缺乏廣泛認可。
4.解散與影響
1920年直皖戰争中皖系戰敗,段祺瑞下台,直系軍閥控制北京政權。同年8月,安福國會被解散,僅存續兩年。其存在反映了北洋軍閥時期“武力支配議會”的政治生态,加劇了民國初年的政治分裂。
來源說明
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曆史資料(、5、6、8等),如需進一步細節,可查閱相關文獻或原始檔案。
網絡擴展解釋二
謝謝您的請求!對于您關于《安福國會》這個詞的解釋,請允許我給出如下的簡短回答:
意思:對于《安福國會》這個詞,我無法提供确切的定義,因為這個詞在常見的詞典和相關資料中并沒有找到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由于無法找到相關信息,我無法告訴您《安福國會》這個詞的具體拆分部首和筆畫。
來源:《安福國會》這個詞在我的知識範圍之外,我無法給出它的來源信息。
繁體:由于無法找到相關信息,我無法告訴您《安福國會》這個詞的繁體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由于無法找到相關信息,我無法給出《安福國會》這個詞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例句:由于無法找到相關信息,我無法給出《安福國會》這個詞的例句。
組詞:由于無法找到相關信息,我無法提供與《安福國會》相關的組詞。
近義詞和反義詞:由于無法找到相關信息,我無法給出與《安福國會》相關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我會盡力為您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