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牧羊兒的意思、牧羊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牧羊兒的解釋

(1).借稱世外之人。典出 晉 葛洪 《神仙傳·黃初平》: 黃初平 十五歲時牧羊山中,有道士帶他到 金華山 石室裡住了四十馀年。有一天他哥哥在街上遇一道士,問之。道士說:“ 金華山 中有一牧羊兒,姓 黃 名 初平 ,是卿弟非疑。”于是哥哥找到了弟弟,問他羊何在,他說近在山東。哥哥去看時,隻看到白石頭, 初平 叫一聲:“羊起!”石頭都變成羊,有幾萬頭。 唐 李白 《古風》之十七:“ 金華 牧羊兒,乃是紫煙客。” 宋 楊萬裡 《飲酒》詩:“我本非搢紳, 金華 牧羊兒。”

(2).指見識淺陋的人。《新五代史·唐太祖劉太妃傳》:“ 晉 兵屢敗, 太祖 憂窘,不知所為。大将 李存信 等勸 太祖 亡入北邊,以圖再舉。 太祖 入以語夫人,夫人問誰為此謀者,曰:‘ 存信 也。’夫人駡曰:‘ 存信 , 代北 牧羊兒耳,安足與計成敗邪!’”

(3).指 秦 末 項梁 所立之 楚懷王 孫 心 。因時在民間牧羊,故稱。 宋 王安石 《範增》詩之一:“有道吊民天即助,不知何用牧羊兒。”參閱《史記·項羽本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牧羊兒”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1.借指世外之人(隱士或仙人)

源自晉代葛洪《神仙傳·黃初平》的典故:黃初平15歲在山中牧羊時,被道士帶入金華山石室修行四十餘年。其兄尋至,他施法将白石變為羊群,展現神迹。後世以此稱超脫世俗的修道者,如李白詩中“金華牧羊兒,乃是紫煙客”。


2.指見識淺陋之人

多用于貶義,形容目光短淺或缺乏謀略者。例如《新五代史》中,劉太妃斥大将李存信為“代北牧羊兒”,諷刺其無能。


3.特指秦末楚懷王孫心

項梁反秦時,擁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傀儡君主,因其曾流落民間牧羊,故稱“牧羊兒”。王安石《範增》詩“不知何用牧羊兒”即暗喻此事。


該詞既可表達對隱逸仙人的推崇,也可暗含貶損或曆史特指,需結合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牧羊兒

牧羊兒是一個中文詞語,通常指的是從事牧羊工作的年輕人。牧羊是指把羊帶到草原或牧場上放牧,兒則表示年輕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牧字的部首是牛字旁,筆畫數為7。羊字的部首是⺶字旁,筆畫數為6。

來源

牧羊兒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古代社會,牧羊是一項重要的職業,許多年輕人會擔任牧羊工作來養家糊口。因此,牧羊兒這個詞彙逐漸形成并被廣泛使用。

繁體

牧羊兒的繁體寫法為「牧羊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牧羊兒的漢字寫法可能略有不同。由于漢字的演變和書寫規範的變化,古代寫法可能與現代寫法有所差異。

例句

1. 這個村莊裡的牧羊兒擁有許多羊群。

2. 他小時候就成為一名牧羊兒,幫助家人照看羊群。

組詞

牧羊犬、牧羊棍、牧羊圈、牧羊人、放牧

近義詞

牧童、牧人、牧民、牧牛人

反義詞

農夫、織布婦、漁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