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的意思、道藏的詳細解釋
道藏的解釋
[collected Taoist scriptures] 道教書籍的總稱,包括周秦以下道家子書及六朝以來道教經典
詳細解釋
(1).書籍貯藏之所。 漢 王充 《論衡·别通》:“ 周 監二代, 漢 監 周 秦 。然則蘭臺之官,國所監得失也。以心如丸卵,為體内藏,眸子如豆,為身光明。令史雖微,典國道藏,通人所由進,猶博士之官,儒生所由興也。”
(2).道教書籍的總彙,包括 周 秦 以下道家子書及 六朝 以來道教經典。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十:“ 閩中 有習左道者,謂之明教。亦有明教經,甚多刻版摹印,妄取道藏中校定官名銜贅其後。”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中》:“《隋志》倣《漢書》,道家列於九流,而神仙符籙,列於二藏,其名悉不著録,《參同契》神仙家,蓋總之道藏,故不列其名耳。” 豐子恺 《懷李叔同先生》:“他本來常讀性理的書,後來忽然信了道教,案頭常常放着道藏。”
詞語分解
- 道的解釋 道 à 路,方向,途徑:道路。鐵道。志同道合。 指法則、規律:道理。道德。道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道學。傳道。修道。 方法,辦法,技術:門道。醫道。 指“道家”(中國春秋戰國
- 藏的解釋 藏 á 隱避起來: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隱藏。蘊藏。藏污納垢。 收存起來:收藏。藏品。藏書。儲藏。 躲匿露 藏 à 儲放東西的地方:藏府。寶藏。 道教、佛教經典的總稱:道藏。大藏經。三藏(佛教經典
網絡擴展解釋
“道藏”是道教經典文獻的總集,涵蓋了道家思想、宗教經典及各類相關著作。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道藏”指道教經籍的總集,類似佛教的《大藏經》,其名稱中的“藏”(音zàng)意為“府庫”或“儲藏”,即彙集道教各類典籍的大型叢書。
2.内容構成
- 核心經典:包括《道德經》《莊子》等先秦道家子書,以及六朝以後的道教經典如《太平經》《黃庭經》等。
- 擴展内容:涉及醫藥養生、天文曆法、化學(煉丹術)、哲學、科儀符咒等,部分古籍僅存于《道藏》中。
3.編纂曆史
- 起源:南北朝時期陸修靜編《三洞經書目錄》(471年),是早期整理嘗試。
- 唐代:首部系統性《開元道藏》(713-741年)收錄3744卷,奠定了分類框架。
- 宋明發展:宋代《政和萬壽道藏》、明代《正統道藏》(1476種書)為通行版本,清代續編《萬曆續道藏》。
4.結構與分類
采用“三洞四輔”體系:
- 三洞:洞真(上清經)、洞玄(靈寶經)、洞神(三皇經)。
- 四輔:太玄、太平、太清、正一,作為三洞的補充。
5.學術價值
《道藏》不僅是研究道教的核心資料,還保存了古代科技、哲學、醫學等文獻,如《周易參同契》(煉丹理論)、《雲笈七籤》(百科全書式彙編)等。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權威典籍或《正統道藏》影印本。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道藏》一詞是指道教經典的總稱,下面将依次為您介紹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道藏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刀刂(刂)部,右邊是目(目)部,共計7個筆畫。
來源:
《道藏》一詞來源于漢代的道經之謂,道經中又包括《道德經》、《道德經解》、《道德經注》等一系列的道教經典。
繁體:
在繁體字中,《道藏》的寫法保持不變,使用的漢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道藏》的寫法與現代相同,刀刂(刂)部在左邊,目(目)部在右邊,均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書寫方向進行書寫。
例句:
1. 《道藏》是道教的重要經典之一。
2. 學習《道藏》可以增加對道教思想的了解。
組詞:
- 道教:指道教宗派、教派或教義。
- 經典:指文化傳統中重要的著作或文學作品。
近義詞:
- 道經:與《道藏》同指道教的經典著作。
反義詞:
- 佛藏:指佛教的經典著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