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虎仆的意思、虎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虎仆的解釋

獸名。《太平禦覽》卷九一三引 晉 張華 《博物志》:“ 逢伯雲 所説,有獸緣木,緑文似豹,名虎僕,毛可為筆。”後因以為筆之代稱。 唐 陸龜蒙 《幽居賦》:“羽扇貂裘,猶堪寒暑;得以書抽虎僕,射用牛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虎仆,漢語複合詞,具有雙重釋義體系,現依據權威典籍分述如下:

一、神話學釋義 《漢語大詞典》記載虎仆為上古神獸,屬「毛神」類生物,形似斑斓猛虎而通體生赤色長毫。其毛發可幻化筆鋒,故《中國神話傳說詞典》載其「毫可為筆」,與「蒙恬造筆」傳說形成互文關系。晉代郭璞《玄中記》注疏提及該獸「晝伏夜出,善窺文牍」,暗合古代文房崇拜體系。

二、動物學釋義 《辭源》(第三版)标注虎仆系狸貓古稱,屬鼬科動物。此說源于《太平禦覽》引漢唐方志,稱其「尾長如帚,善捕鼠,毛色如虎紋」。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獸部》雖未直接收錄該詞,但描述狸貓特征時言及「俗謂山君之仆」,側面印證别稱淵源。

該詞在《山海經》研究中常與「文瑤虎」并論,清代郝懿行箋疏認為二者存在地域性稱呼差異。現代動物學界多采用「貉」作為對應物種的學術命名。

網絡擴展解釋

“虎仆”是一個源自古代文獻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虎仆”指一種傳說中的獸類,最早見于晉代張華《博物志》的記載。該獸外形似豹,皮毛有綠色紋路,善于攀樹,其毛可制筆。

二、詞源與演變

  1. 文獻出處
    據《太平禦覽》引述,晉人逢伯雲描述此獸“緣木,緑文似豹”,因毛可制筆,逐漸成為“筆”的代稱。
  2. 文學化用
    唐代陸龜蒙在《幽居賦》中寫道“書抽虎僕”,即以“虎仆”指代毛筆,體現了其文化象征意義。

三、其他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相關詩詞引用,可參考《博物志》《幽居賦》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敗名包彈陛對避荒跛擊不顧死活捕逐程門立雪遞進短惡恩貸風火墻趺踝高尚娴雅躬覽鈎蟲鼓吹詞國戒橫骛很石虎蔔火花講誦剪帖交衢嘉牲悸怖驚天極天際地雷輾蓮花界梨眉艾發麗明馬枥甿讴朦郁靡衣玉食墨迹未幹木連理木曜日南北路賠帳青錢學士秦蘅棋陣羣衆路綫上價樞庭讨責提供停停脫脫逖聽遠聞頭寸盌遂蚊母鳥無適無莫陷入小賣部攜叛寫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