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枥的意思、馬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枥的解釋

馬槽。《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 張章 ﹞寄宿 霍氏 第舍,卧馬櫪間。” 清 杜岕 《渡淮》詩:“馬櫪留殘稻,魚腸挂短轅。”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晚至 石門橋 ,客舍皆滿,惟一小屋,窗臨馬櫪,無肯居者,姑解裝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馬枥”是漢語詞彙,讀音為mǎ lì,指馬槽,即喂養馬匹的食槽。該詞多用于古代文學或成語中,現代使用較少。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文學與成語中的使用

  1. “老骥伏枥”
    出自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老骥伏枥,志在千裡”,意為年老的千裡馬雖伏于馬槽旁,仍心懷馳騁千裡的志向,比喻有抱負的人雖年老仍壯心不已。

    • 語法結構:“枥”在此處代指“馬枥”,整個成語通過借代手法強調志向不滅。
  2. 詩句引用
    如“邊馬枥上驚,夜風喧馬枥”,以“馬枥”指代馬匹生活環境,烘托場景氛圍。


三、現代使用場景

“馬枥”一詞如今主要用于文言色彩較濃的語境或成語引用,日常口語中多直接使用“馬槽”。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成語或詩句,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馬枥的意思

《馬枥》是一個漢字詞語,一般用于形容馬兒嘴上生有痣斑或有斑點的樣子。

部首和筆畫

《馬枥》的部首是馬,總共有9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馬枥》的字形演變較為複雜,有幾種不同的繁體字形。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寫作“馬栗”。繁體字形中有些是寫作“馬櫪”、“馬櫪”或“馬藶”等。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馬的字形是比較簡單的,形似一個四腳奔跑的馬,象征着速度和力量。而枥則是一個樹木的字形,表示樹木的茂盛。

例句

1. 他的馬枥上有幾個黑斑點,看起來很特别。

2. 這匹馬枥被人贊為是最漂亮的。

組詞

馬枥的組詞有:馬枥神、馬枥香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馬枥的近義詞是馬兒,反義詞可以是平滑無瑕的馬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