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很石的意思、很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很石的解釋

石名。在 江蘇省 鎮江市 北固山 甘露寺 前。狀如伏羊。相傳 劉備 (一說 諸葛亮 )曾坐其上,與 孫權 共論 曹操 。 唐 羅隱 《題潤州妙善前石羊》詩:“ 紫髯 桑蓋 此沉吟,很石猶存事可尋。”題注:“傳雲: 吳 主 孫權 與 蜀 主 劉備 嘗此置會雲。”很,一本作“ 狠 ”。 宋 蘇轼 《甘露寺》詩序:“寺有石如羊,相傳謂之很石,雲 諸葛孔明 坐其上與 孫仲謀 論 曹公 也。” 宋 蘇轼 《甘露寺》詩:“很石卧庭下,穹隆如伏羱。” 宋 姜夔 《永遇樂·次稼軒北固樓詞韻》詞:“雲隔迷樓,苔封很石,人向何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很石是漢語中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古代詞彙,現存權威典籍對其記載如下:

一、基本釋義 《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指古代鎮江甘露寺内一塊形似伏羊的巨石,相傳為三國時期遺留的奇石。其名源自“狠石”的異寫,因石質堅硬、形态奇特得名。

二、字源考據 據宋代《嘉定鎮江志》記載,“很”通“狠”,原指石質剛硬、形态猙獰之狀。唐代詩人羅隱《題潤州妙善前石羊》自注提及:“傳雲:吳主孫權與蜀主劉備嘗此置會雲。”佐證其三國淵源。

三、文學典故 北宋蘇轼《甘露寺》詩作有“很石卧庭下,穹窿如伏羱”的實景描寫,南宋陸遊《入蜀記》更詳述其石“有石如羊,謂之很石”。明代《丹徒縣志》載此石在戰亂中被毀,現存者為清代重刻。

網絡擴展解釋

“很石”是一個具有曆史典故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曆史背景

  1. 典故由來
    據記載,此石見證了孫權與劉備(或諸葛亮)在北固山商讨聯合抗曹的史實,成為三國文化的重要象征。
  2. 文學記載
    • 唐代詩人羅隱在《題潤州妙善前石羊》中提及:“紫髯桑蓋此沉吟,很石猶存事可尋。”
    • 宋代蘇轼《甘露寺》詩序也提到此石,并稱其為“很石”(或寫作“狠石”)。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詩詞或三國典故,可參考《三國志》或唐宋詩文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安撫使八纮褒善貶惡薄濕濕蹦極澈漠楚腰纖細大慈大悲大唐秦王詞話得便電邀诋冒凍刺刺幹熯貢單浩波黑黜黜黃牌警告嚾噪濩渃駕鼓假虎張威浃堂戒箍集愆簿樂融融林子六指兒柳洲露相羅千馬卿泯蕩内容與形式偏威漂蕩千島湖青子起時熱啜弱毫沈困詩叟贖放秫田泗水潛夫宿羽挑腳漢頭骨謂呼僞局五衛香絲香甜獻屍蕭瑟霞绡謝絕謝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