鈎蟲的意思、鈎蟲的詳細解釋
鈎蟲的解釋
亦作“鈎蟲”。寄生蟲。成蟲線形,很小,乳白色或淡紅色,口部有鈎,寄生在人的小腸内。蟲卵隨患者的糞便排出體外。幼蟲絲狀,鑽入人的皮膚,最後進入小腸,吸人血,引起丘疹、貧血等症狀,這種病叫鈎蟲病。
詞語分解
- 鈎的解釋 鈎 (鈎) ō 懸挂或探取東西用的器具,形狀彎曲,頭端尖銳:鈎子。秤鈎兒。火鈎子。 形狀像鈎子的:蠍的鈎子。鈎針。 漢字筆形之一(亅、乛、乚、??、??、??、乙等)。 用鈎形物搭、挂或探取:鈎住樹枝
- 蟲的解釋 蟲 (蟲) ó 節肢動物的一類:昆蟲。益蟲。雕蟲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動物的通稱:大蟲(老虎)。長蟲(蛇)。介蟲(有介殼的蟲子)。 筆畫數:; 部首:蟲;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鈎蟲是鈎口科線蟲的統稱,屬于腸道寄生蟲,主要寄生于人體小腸,尤其是十二指腸部位。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鈎蟲是一類線形寄生蟲,成蟲體長約1厘米,呈乳白色或淡紅色,口部有發達的口囊(含鈎齒或闆齒),通過吸血危害宿主。其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幼蟲(絲狀蚴)可穿透皮膚引發感染,導緻鈎蟲病,表現為丘疹、貧血等症狀。
二、形态特征
- 成蟲結構
- 前端向背面仰曲,口囊含鈎齒(十二指腸鈎蟲)或闆齒(美洲鈎蟲)。
- 咽管肌肉發達,腸管具微絨毛以吸收營養。
- 分泌腺體
- 頭腺分泌抗凝素和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宿主血液凝固,便于吸血。
三、生活史與感染途徑
- 蟲卵排出
成蟲每日産卵上萬枚,蟲卵隨糞便進入土壤。
- 幼蟲發育
在適宜環境中,蟲卵孵化為絲狀蚴,具有向溫性、向上性,可主動穿透人體皮膚(如足部接觸土壤)。
- 體内遷移
幼蟲經血液循環至心肺,最終進入小腸發育為成蟲。
四、緻病性與症狀
- 幼蟲緻病
侵入皮膚引發局部瘙癢、丘疹(“鈎蚴性皮炎”)。
- 成蟲緻病
- 吸血導緻慢性失血和缺鐵性貧血。
- 嚴重感染可引起營養不良、兒童發育遲緩等。
五、防治措施
- 治療藥物
常用阿苯達唑等驅蟲藥。
- 預防方法
- 加強糞便管理,避免土壤污染。
- 穿戴防護用具(如鞋襪)減少皮膚接觸幼蟲。
附:其他含義
在成語中,“鈎蟲”偶被用于比喻品行卑劣之人(如),但此用法非常罕見,日常語境中通常指寄生蟲。
網絡擴展解釋二
鈎蟲
鈎蟲(gōu chóng)是一種寄生蟲,屬于線蟲門。拆分部首為钅和虍,筆畫為12畫。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是由“鈎”和“蟲”兩個部分組成的複合詞。
在繁體字中,鈎蟲的寫法為鈎蟲。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鈎蟲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但整體的含義和讀音都相同。
以下是一些關于鈎蟲的例句:
1. 鈎蟲是人體腸道中常見的寄生蟲之一。
2. 這種藥物可以有效地殺滅鈎蟲。
組詞:鈎蟲感染、鈎蟲卵、鈎蟲病
近義詞:蛔蟲、蛲蟲
反義詞:寄生蟲、蠕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