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刀的意思、封刀的詳細解釋
封刀的解釋
(1).謂授予使者誅殺大權。猶如俗稱“尚方寶劍”,常以黃绫封裹,故稱。《舊唐書·第五琦傳》:“ 進明 ( 賀蘭進明 )未有戰功, 玄宗 大怒,遣中使封刀促之,曰:‘收地不得,即斬 進明 之首。’”《新唐書·卓行傳·甄濟》:“ 祿山 反,使 蔡希德 封刀召之,曰:‘即不起,斷其頭見我。’”
(2).将刀封裹,意謂停止殺戮。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五:“越二日入曰:‘兵封刀,行且去,郎活矣!’” 葉聖陶 《金耳環》:“ 席占魁 聽熟又想慣了的‘破城明取,三天封刀’的話,不絕地在他腦中閃現。”
詞語分解
- 封的解釋 封 ē 密閉,使跟外面隔絕:封閉。密封。封口。封存。封條。封貯。封面。封底。封鎖。封頂。冰封雪飄。封山育林。 用來裝信、錢等物的紙套:信封。賞封。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給予親屬或臣僚:封侯。封君(領有封地
- 刀的解釋 刀 ā 用來切、割、斬、削、砍、刺、鍘的工具:刀子。刀兵。刀法。剪刀。鐮刀。 中國的紙張計量單位:一刀合一百張。 古代的一種錢币,因其形如刀故稱:刀币。 姓。 筆畫數:; 部首:刀;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封刀”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
授予誅殺大權
曆史上指皇帝授予使者象征性的權力工具(如黃绫封裹的刀劍),類似“尚方寶劍”,代表代行生殺大權。例如《舊唐書》記載唐玄宗派中使“封刀”督促将領作戰,若失敗則斬殺。
-
停止殺戮或結束戰事
字面指将刀封存,象征結束暴力。清代文獻提到“兵封刀”表示軍隊停止屠殺,現代也用于比喻暫停武力行動或沖突。
-
現代引申義
- 醫學領域:指手術室暫停手術活動,暫時關閉。
- 文學創作:如武俠小說《封刀》的書名,隱喻江湖恩怨的終結。
-
與“封筆”類比
可指代某人退出某領域的最後作品,例如“封刀之作”形容作家、藝術家的收官作品。
小知識:古代“封刀”的黃绫封裹儀式,兼具權力賦予與道德約束的雙重象征,體現了“武以止戈”的思想。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封刀這個詞最早源于中國古代的典籍《左傳》,意為停止使用刀劍。它的拼音為"fēng dāo",拆分部首為"封"和"刀",其中"封"的部首是"寸","刀"的部首是"刀"。對應的筆畫為"5+2"。
封刀一詞在古代是用來指某些特定時刻,人們停止使用刀劍的行為。這可能與當時的禮儀制度有關,或者是為了避免激起争端。在現代,封刀一詞也可泛指停止使用暴力或戰争手段。
在繁體字中,封刀的寫法為「封刀」,并沒有太大的差異。
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封刀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在篆書時期,封刀的字形可能會較為簡單,而在隸書和楷書時期,封刀的字形可能更為規整。由于篆書、隸書、楷書等書寫風格的不同,造成了封刀在不同時期的字形差異。
一些例句中可以使用封刀的詞組有:
1. 我們決定封刀休戰,以尋求和平解決争端。
2. 在外交談判中,我們希望對方能夠封刀停戈,共同促進地區的穩定與發展。
3. 他決心封刀止戈,過上安甯平和的生活。
封刀的近義詞可以是停刀、息刀。它們在意義上都指停止使用刀劍。
封刀的反義詞可以是出刀、握刀。它們在意義上指使用刀劍或準備使用刀劍。
希望以上内容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