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固定期限的。《新華日報》1942.9.14:“租佃的期間既非永佃也非定期,完全是操在地主手裡的活期。”如:活期儲蓄。
活期是現代漢語中具有多重語義特征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五個維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資金或物品可隨時支取、使用的狀态。《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為"按規定可隨時提取或變更的(存款、物資等)"。該詞由"活"(靈活)與"期"(期限)複合構成,最早見于20世紀初銀行業務術語。
二、金融術語範疇 特指銀行存款類型中流動性最強的存儲方式。中國人民銀行《金融術語标準》明确活期存款"不約定存期,憑銀行卡或存折可隨時存取"。其計息規則按日利率計算,公式可表示為: $$ 利息=本金×日利率×存款天數 $$
三、語用演變 隨着社會發展産生延伸義項:(1)指非固定期限的工作協議,如"活期勞動合同";(2)描述動态調整的供應關系,如物流行業的"活期倉儲服務";(3)醫療領域特指按需領取的藥品供給模式。
四、典型使用場景 在銀行業務場景中常構成"活期儲蓄""活期利率"等專業短語;日常用語中可組合為"活期供應""活期使用"等表達,如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文件中的"建立活期糧油儲備機制"。
五、近義反義體系 近義詞包括"活便""隨時"等,反義詞對應"定期""死期"。需注意"活期"與"活契"(古代地契類型)的語義差異,避免概念混淆。
活期是指存款人将資金存入銀行後,可隨時存取且無固定期限的儲蓄方式,具有靈活性和便利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活期存款的核心特點是“無固定期限”,存戶可自由決定存取時間,資金流動性極高。例如,用戶可隨時通過銀行櫃台、網上銀行或手機銀行操作資金。相較于定期存款,活期利率通常較低,但靈活性強,適合短期資金管理需求。
活期利息按日利率計算,公式為: $$ text{日利率} = frac{text{年利率}}{360} quad text{(例如年利率0.35%,則日利率約為0.0097%)} $$ 利息每日累計,如存入3000元,日利息約為0.291元。雖然單日利息較少,但長期存放仍能積累一定收益。
對比項 | 活期存款 | 定期存款 |
---|---|---|
存取靈活性 | 隨時存取,無限制 | 需約定期限,提前支取可能損失利息 |
利率水平 | 較低(按日計息) | 較高(期限越長利率越高) |
適用場景 | 短期資金管理、日常備用金 | 長期儲蓄、固定收益目标 |
活期存款以“隨存隨取”為核心,適合對資金流動性要求高的用戶,但需接受較低的利息回報。如需更高收益且資金可長期閑置,可考慮轉為定期存款。
百琲差撥顫慄谄上驕下莗葥赤幹傳疏辭頭從酒鵝掌菜發聞法緣肥遁肥膩撫存俯仰唯唯工作者勾盾孤蓬何劉洪洞皇天不負苦心人簡典奸伏将伯之助檢署跏子戒驕戒躁考極枯澁蠟面茶攬蔓斂戈明粹濃妝暖溶溶排拶遣嫁倩娘窮高绮樹權人傻裡八機賞罸分審晌午大錯神禦殿獸頭說錯舒散伺晨死棋探湯蹈火逃死通信彖傳望鄉台違畔想不開希裡打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