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遁的意思、肥遁的詳細解釋
肥遁的解釋
同“ 肥遯 ”。 晉 葛洪 《抱樸子·暢玄》:“知足者則能肥遁勿用,頣光山林。”《魏書·逸士傳序》:“而肥遁不及,代有人矣。” 唐 牟融 《登環翠樓》詩:“我亦人間肥遁客,也将蹤跡寄林丘。”《舊唐書·隱逸傳序》:“退無肥遁之貞,進乏濟時之具。” 宋 王禹偁 《送晁監丞赴婺州關市之役》詩:“又不見 張生 狂醉戀 揚州 ,冬瓜堰下甘肥遁。” 明 唐順之 《書<秦風·蒹葭>三章後》:“抑亦以 秦 之不足與而優遊肥遁,若後來鑿壞羊裘之徒者在當時固已有人歟!”
詞語分解
- 肥的解釋 肥 é 含脂肪多的,與“瘦”相對:肥肉。肥胖。肥缺(指收入多的官職)。肥碩(.大而肥胖;.果實大而飽滿)。肥馬輕裘。 土質含養分多的:肥沃。肥美(.肥沃;.肥壯、豐美)。 能增加田地養分的東西(如糞、
- 遁的解釋 遁 ù 逃避,躲閃:遁去。遁辭。遁世。遁北。 隱,消失:遁迹。遁隱。 逃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肥遁”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
一、基本含義
“肥遁”由“肥”和“遁”二字組成:
- 肥:原指體态豐滿,但在此詞中引申為“充裕、優裕”或通假為“飛”(遠走高飛)。
- 遁:意為逃避、隱退。
因此,“肥遁”的核心含義是隱退避世且生活富足,或指遠走高飛式的隱遁。
二、詳細解釋
-
退隱避世
常見于古籍,如《易經·遁卦》提到“肥遁,無不利”,指隱退後無災禍且生活優裕。晉代葛洪《抱樸子》中“肥遁勿用”也強調知足者隱退山林的生活狀态。
-
引申含義
- 部分學者認為“肥”通“飛”,即“遠走高飛”式隱遁。
- 另一種觀點認為“肥”指經濟寬裕,即隱退者通過治理或賜予實現富足。
-
文學使用
唐代詩人牟融在《登環翠樓》中以“肥遁客”自喻,表達寄情山林的志趣。
三、使用場景
- 古籍引用:多用于描述隱士生活或表達對隱逸的向往。
- 現代語境:較少使用,若出現則多取“退隱”或“避世自得”之意。
四、常見混淆
需注意與“肥胖導緻行動不便”的誤解區分。盡管字面含“肥”,但實際含義與體态無關,而是強調隱退的狀态。
總結來看,“肥遁”是一個承載傳統文化中隱逸思想的詞彙,側重表達隱退的主動選擇與隱逸生活的自足狀态。
網絡擴展解釋二
肥遁(féi dùn)一詞的意思是指一個人因為過于肥胖而躲避或回避一些活動或責任。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因為自身身材問題而選擇逃避一些社交、工作或體力活動。
肥遁的拆分部首為“⺼”和“屯”,它的筆畫數為總共為14畫。
肥遁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模糊,但可以推測它可能是由中文網絡用語的創造。
在繁體中文中,肥遁這個詞的寫法為“肥遁”。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肥遁這個詞沒有明确的舊字形。
以下是關于肥遁的一些例句:
1. 由于體重的問題,他選擇肥遁社交場合。
2. 我的肥胖讓我不敢面對現實,我隻能肥遁。
3. 家族聚會對我來說隻有肥遁這一個選擇。
與肥遁相關的組詞有:肥胖、肥肉、肥大。
與肥遁近義詞有:躲避、回避、遁形。
與肥遁反義詞有:積極參與、積極面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