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服飾上所織的獸頭花紋。《晉書·良吏傳·鄧攸》:“﹝ 鄧殷 ﹞夢行水邊,見一女子,猛獸自後斷其鞶囊。占者以為水邊有女,汝字也,斷鞶囊者,新獸頭代故獸頭也,不作 汝陰 ,當 汝南 也。果遷 汝陰 太守。”《隋書·禮儀志六》:“﹝諸王﹞佩山玄玉,垂組,大帶,獸頭鞶,腰劍。” 宋 王安石 《送江甯彭給事赴阙》詩:“朱轂獸頭終協夢,粉闈雞舌更須含。”
(2).指龍舟之首。 唐 盧肇 《競渡》詩:“ 石溪 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淩處雪微微。”
(3).指獸瓦。 清 孫尚任 《桃花扇·賺将》:“那樓脊獸頭邊,閃閃綽綽,似有人影。”參見“ 獸瓦 ”。
“獸頭”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三種解釋:
服飾上的獸頭花紋
指古代服飾或配飾(如鞶囊、腰帶)上織繡的獸頭圖案,具有裝飾或象征意義。例如《晉書·鄧攸傳》提到“新獸頭代故獸頭”,《隋書·禮儀志》也記載諸王佩戴“獸頭鞶”。
龍舟的船首裝飾
用于指代龍舟前端雕刻的獸形裝飾,多見于端午節競渡活動。唐代盧肇《競渡詩》中“獸頭淩處雪微微”即描述龍舟破浪而行的場景。
建築中的獸瓦
指中國傳統建築屋脊上的獸形瓦件(如鸱吻),兼具防水與辟邪功能。清代孔尚任《桃花扇》中“樓脊獸頭邊”即為此意。
需注意,“獸頭”與成語“獸首”(shòu shǒu,喻指邪惡首領)發音相近但含義不同。若需進一步考證文獻出處,可參考《晉書》《隋書》等古籍或權威詞典。
獸頭是指動物的頭部,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常常用于形容野獸的頭部形狀或者比喻兇猛狂野的樣子。
獸頭的部首是犬字旁(狗),拆分的筆畫是10劃。
獸頭一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作為一個形聲字,實際使用的時候是作為一個描述性的詞語。
獸頭的繁體字為「獸頭」。
在古時候,獸頭的寫法可能會有所差異,例如在《康熙字典》中的寫法為「獸頭」。
1. 他露出了獸頭般的兇相,讓人不寒而栗。
2. 這個石雕上的獸頭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獸頭組詞示例:獸頭觀察、獸頭魅力、獸頭狂野等。
獸頭的近義詞可以是野獸頭、兇猛之頭等。
獸頭的反義詞可以是人頭、溫順之頭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