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頭的意思、辭頭的詳細解釋
辭頭的解釋
(1). 唐 宋 時代朝廷命官任職的谕旨。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十八:“知制誥 王介甫 不識 康節 ,繳還辭頭曰:‘使 邵某 常民,一試銜亦不可與;果賢者,不當止與試銜,宜召試,然後官之。’”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九:“ 治平 初, 王景彜 自禦史中丞除樞密副使, 錢公輔 為知制誥,繳辭頭。”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一》:“ 文彥博 對曰:‘ 唐 給事中 袁高 不草 盧杞 制書,近年 富弼 亦曾封還辭頭。’”
(2).話頭,詞兒。《老殘遊記》第一回:“依愚見看來,這等人恐怕不是辦事的人,隻是用幾句文明的辭頭騙幾個錢用用罷了。”
(3).借口,說法。《老殘遊記》第十七回:“你想拔一個姐兒從良,總也得有個辭頭。你也不承認,我也不承認,這話怎樣説呢?”
詞語分解
- 辭的解釋 辭 (辭) í 告别:告辭。辭訣。辭行。辭世。辭别。 不接受,請求離去:辭職。辭呈。 躲避,推托:不辭辛苦。辭讓。辭謝。推辭。 解雇:辭退。 同“詞”。 優美的語言:辭藻。修辭。 講話;告訴:“請辭于
- 頭的解釋 頭 (頭) ó 人身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身體的最前的部分:頭骨。頭腦。頭臉(a.頭和臉;b.指面貌;c.指面子,體面)。頭角(僶 )(喻青年的氣概或才華)。 指頭發或所留頭發的樣式:留頭。剃頭。 物體的
網絡擴展解釋
“辭頭”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分析,主要包含以下三類解釋:
一、唐宋時期的官方谕旨
指唐宋時期朝廷任命官員的正式文書。例如:
- 宋代邵伯溫《聞見前錄》中提到,王安石因不認可某官員資質,曾“繳還辭頭”,即拒絕起草任命書。
- 葉夢得《石林燕語》記載,錢公輔在起草樞密副使任命時,也曾“繳辭頭”,表明對任命的異議。
二、話頭或詞兒
指語言中的開頭部分或特定措辭,常見于文學描述。如:
- 《老殘遊記》第一回批評某些人“用幾句文明的辭頭騙錢”,此處強調表面化的言辭。
三、借口或說法
多用于口語或小說中,指托詞、理由。例如:
- 《老殘遊記》第十七回提及贖身需“有個辭頭”,即需合理借口才能達成目的。
詞義演變特點
該詞從唐宋的官方文書含義,逐漸擴展至日常語言中的“話頭”和“借口”,反映了語義從具體到抽象的演變過程。需注意,現代漢語中“辭頭”已不常用,多出現在古籍或曆史語境中。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老殘遊記》相關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辭頭
辭頭(這是一個成語)是指一個詞或者短語的開頭或者組成部分。以下是關于辭頭的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辭:辛字旁,共5劃
- 頭:南字旁,共5劃
來源:
辭頭這個詞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辭由“車”字在上,而頭由“目”字在下。古人根據事物的特點,通過漢字的形态來表示其含義。辭頭一詞則象征着事物開始的位置。
繁體:
辭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辭的古字形為“聿”字旁加“ 足”字,頭的古字形為“耳”字旁加“木”字。
例句:
1. 這個辭頭一點兒都不好理解。
2. 這篇文章的辭頭引人入勝。
組詞:
辭章、辭典、辭句、辭别、辭舊迎新
近義詞:
開頭、起首、一開始
反義詞:
結尾、末尾、最後
希望以上信息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