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固定期限的。《新华日报》1942.9.14:“租佃的期间既非永佃也非定期,完全是操在地主手里的活期。”如:活期储蓄。
活期是现代汉语中具有多重语义特征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五个维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指资金或物品可随时支取、使用的状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按规定可随时提取或变更的(存款、物资等)"。该词由"活"(灵活)与"期"(期限)复合构成,最早见于20世纪初银行业务术语。
二、金融术语范畴 特指银行存款类型中流动性最强的存储方式。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术语标准》明确活期存款"不约定存期,凭银行卡或存折可随时存取"。其计息规则按日利率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 利息=本金×日利率×存款天数 $$
三、语用演变 随着社会发展产生延伸义项:(1)指非固定期限的工作协议,如"活期劳动合同";(2)描述动态调整的供应关系,如物流行业的"活期仓储服务";(3)医疗领域特指按需领取的药品供给模式。
四、典型使用场景 在银行业务场景中常构成"活期储蓄""活期利率"等专业短语;日常用语中可组合为"活期供应""活期使用"等表达,如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文件中的"建立活期粮油储备机制"。
五、近义反义体系 近义词包括"活便""随时"等,反义词对应"定期""死期"。需注意"活期"与"活契"(古代地契类型)的语义差异,避免概念混淆。
活期是指存款人将资金存入银行后,可随时存取且无固定期限的储蓄方式,具有灵活性和便利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活期存款的核心特点是“无固定期限”,存户可自由决定存取时间,资金流动性极高。例如,用户可随时通过银行柜台、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操作资金。相较于定期存款,活期利率通常较低,但灵活性强,适合短期资金管理需求。
活期利息按日利率计算,公式为: $$ text{日利率} = frac{text{年利率}}{360} quad text{(例如年利率0.35%,则日利率约为0.0097%)} $$ 利息每日累计,如存入3000元,日利息约为0.291元。虽然单日利息较少,但长期存放仍能积累一定收益。
对比项 | 活期存款 | 定期存款 |
---|---|---|
存取灵活性 | 随时存取,无限制 | 需约定期限,提前支取可能损失利息 |
利率水平 | 较低(按日计息) | 较高(期限越长利率越高) |
适用场景 | 短期资金管理、日常备用金 | 长期储蓄、固定收益目标 |
活期存款以“随存随取”为核心,适合对资金流动性要求高的用户,但需接受较低的利息回报。如需更高收益且资金可长期闲置,可考虑转为定期存款。
鞍鞯百迭宝録斌驳尘露陈闻陈遗饭感澈夜川渟岳峙弹铗岛国得己夺魄风云变色否决扶乩覆信俯育佷用红窗迥祸乱滔天鉴衷娇儿交勉狡兽京东大鼓浄袜钜贤列眉隆秕麻将牌密戚目眩神迷狞飙麑裘霈洽蓬梗欠身潜仙切寻启蒙七香笺权子母裙衩染神乱志荣牒三元里三字山樊深矉蹙额誓念失所宿留台家晚茶尾煞五星聚瑕玷习课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