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頭腦發昏,迷失方向。《太平天囯歌謠傳說集·智破六合城》:“城一破, 溫紹原 拔腿就逃,逃啊,逃啊,昏頭轉向,一頭衝到個塘裡,淹死了。” 艾蕪 《百煉成鋼》第三章:“你曉得這幾天簡直把人忙得昏頭轉向的。”
“昏頭轉向”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該成語通過具象的“迷失方向”表達抽象的心理狀态,適用于描述生理性眩暈(如原地轉圈)或心理性混亂(如事務繁雜)的場景。
《昏頭轉向》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頭腦迷糊,思維不清晰,難以進行正常的思考和判斷。形容人因為疲勞、困惑、混亂等原因而導緻思維混亂。
《昏頭轉向》這個成語的拆分為:
1. 昏(hūn),部首是日,總共5個筆畫。
2. 頭(tóu),部首是首,總共5個筆畫。
3. 轉(zhuǎn),部首是車,總共11個筆畫。
4. 向(xiàng),部首是口,總共6個筆畫。
《昏頭轉向》的成語源于古代小說《西遊記》中,形容孫悟空對抗壓力巨大的情景。繁體字為「昏頭轉向」。
《昏頭轉向》在古代的漢字寫法為「昏頭轉向」。
1. 他太累了,常常工作到深夜,導緻頭腦昏頭轉向。
2. 考試前緊張的他,竟然在考場上昏頭轉向,連簡單的問題都答不出來。
相關的組詞有:
1. 昏沉(形容思維遲鈍或頭腦不靈活)
2. 腦筋轉不過來(形容思維遲緩)
3. 頭昏腦脹(形容頭腦不清晰,思維混亂)
近義詞有:
1. 糊塗(指思維迷糊,不清楚)
2. 暈乎乎(形容頭腦不清晰,思維不清楚)
3. 迷糊(形容頭腦不清晰,思維混亂)
反義詞有:
1. 清醒(指頭腦清晰,思維敏捷)
2. 明晰(指頭腦清楚,思維明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