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節的意思、曲節的詳細解釋
曲節的解釋
猶屈節。謂屈己下人,降身相從。《北史·李訢傳》:“ 訢 既寵於 獻文 ,參決軍國大議,兼典選舉,權傾内外,百僚莫不曲節以事之。”
詞語分解
- 曲的解釋 曲 (⑥麯) ū 彎轉,與“直”相對:彎曲。曲折(?)。曲筆(a.古代史官不按事實、有意掩蓋真相的記載;b.寫文章時故意離題而不直書其事的筆法)。曲肱而枕。曲盡其妙。 不公正,不合理:曲說。曲解(?)
- 節的解釋 節 (節) é 竹子或草木莖分枝長葉的部分:竹節。節外生枝。 物體的分段或兩段之間連接的部分:關節。兩節車廂。 段落,事項:節節(一段一段地,逐步)。節目。 中國曆法把一年分為二十四段,每段開始的名稱
專業解析
曲節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一、本義:曲折的枝節
指樹木枝幹或物體形态的彎曲部分,引申為事物發展中的非直接路徑。
例證:
《漢語大詞典》釋為“屈曲的枝節”,如《淮南子·本經訓》載“木之曲節,非匠者所斫”,強調自然形态的迂回特征。
二、引申義:委曲求全的節制
形容行為上克制本心以順應外界,含隱忍、妥協之意。
來源:
《說文解字注》解“曲”為“象器曲受物之形”,暗含包容之意;《古代漢語詞典》進一步将“曲節”釋為“委屈己意以全大義”,如《史記·貨殖列傳》“曲節躬耕”指隱士收斂鋒芒以避世。
三、現代用法:音樂與道德的複合意象
- 音樂層面:指旋律的轉折變化,如古琴曲中的“吟猱曲節”(《中國音樂術語大辭典》)。
- 道德層面:保留“堅守節操而靈活處事”的古義,常見于“曲節事君”等曆史文本(《中文辭源》)。
權威參考來源:
- 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
- 中華書局《說文解字注》
- 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
- 人民音樂出版社《中國音樂術語大辭典》
-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文辭源》
網絡擴展解釋
“曲節”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屈己從人的行為
指降低身份、屈從他人,常帶有妥協或權宜之計的意味。
- 出處:最早見于《北史·李訢傳》,描述官員李訢因受寵而權傾朝野,百官“莫不曲節以事之”。
- 用法: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描述人際關系的語境,如“曲節逢迎”。
二、中醫穴位别名
指手少陰心經的“少海穴”,屬針灸常用穴位。
- 位置:肘橫紋内側端與肱骨内上髁連線的中點處,屈肘可取穴。
- 主治:心痛、手顫、肘臂麻木、瘰疬等症,直刺深度約0.3-0.5寸。
其他相關延伸
- 文學引用:唐代韓愈詩句“曲節初摐摐”中,可能借指音律節奏或行為姿态的曲折變化。
- 現代誤用:部分語境中可能混淆為“戲曲節目”的簡稱,但此用法缺乏權威依據。
建議根據具體語境選擇合適釋義,若涉及中醫或曆史文獻需結合專業資料進一步驗證。
别人正在浏覽...
阿傍谙嘗骜傑阿正白八白雀棒球運動飽膈背光性不子城根城廂打逗铎辰獨守煩獄鋒芒分鏡頭劇本覆妪輔助體操高挑子扢扠歸降黑白不分黃線繖花須穢罵胡說白道嘉迹假借義薦禮謹悫錦衣酒客俊弼開篇砍營快鋭老歐靈笤廪秋毛褲木主鬧雜諾言撲蚩萁服勤廉穹碧球技申請飾室收執思愆胎裡紅碨壘為生綫溜犀頂龜文寫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