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釣魚船。 宋 陸遊 《戀繡衾》詞之一:“不惜貂裘換釣篷。嗟時人、誰識 放翁 。”
釣篷(diào péng)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釣”和“篷”兩部分構成,其核心含義指供垂釣時遮陽避雨用的簡易棚子或船篷。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及用法:
指用餌誘魚上鈎的活動,即“垂釣”。《說文解字》釋為“鈎魚也”,引申為謀取、誘取之意。
指用竹木、席布等材料搭成的遮蔽設施,如車篷、船篷。《集韻》注:“編竹覆舟曰篷。”
釣篷即“垂釣所用的篷蓋”,具體指兩種形态:
示例:
“溪邊結釣篷,獨坐煙波中。”(描繪岸邊垂釣場景)
“一葉釣篷舟,輕搖入荷叢。”(指帶篷的小漁船)
釣篷常見于古典詩詞,象征隱逸閑適的生活态度。如:
其意境多與漁父文化、山水田園之趣關聯,體現古人追求自然、遠離塵嚣的精神寄托。
“釣篷:釣魚時遮陽避雨的棚子。”
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供垂釣用的簡易棚子或船上的篷蓋。”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商務印書館。
“垂釣時所用的遮蔽設施,多指臨水搭建的草棚或漁船篷蓋。”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
“釣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相關信息如下:
釣篷指釣魚船,特指用于垂釣的小船。該詞由“釣”(釣魚)和“篷”(船帆或遮蔽物)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為“帶有遮篷的釣魚船”。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詩人陸遊的《戀繡衾》詞之一:
“不惜貂裘換釣篷,嗟時人、誰識放翁。”
此處通過“貂裘換釣篷”的對比,表達了詩人淡泊名利、向往閑適生活的态度。
更多信息可查看網頁(中等權威性)和網頁(高權威性)。
班師回俯碑首本察表生撥滅嘗駒長逵逞憐唓遮愁歎捶鈎次印醋滴滴打毛衣奠基禮短略隊旗二解奉藩封狼居胥伏龍觀服貼覆養改年改修趕考诰授恭世子躬體官銀壞人心術驚悚敬信禁坐朘耗镌銘趷登登臨難不懾朦瞽飄袅批首迫狹鋪砌淺蠻卻地桑園石鼻試茶十停熟研四氣素虬挺力痛割推計五瘟神顯黜顯老挾怨西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