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毀璧的意思、毀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毀璧的解釋

《文選·左思〈吳都賦〉》“哂 澹臺 之見謀,聊襲海而徇珍” 劉 逵注引 晉 幹寶 《搜神記》:“ 澹臺子羽 齎璧渡 河 ,風波忽起,兩龍夾舟。 子羽 奮劍斬龍,波乃止。登岸,投璧於 河 , 河伯 三歸之。 子羽 毀璧而去。”後以“毀璧”為鄙棄財寶之典。 唐 駱賓王 《夏日遊德州贈高四》詩:“談玄明毀璧,拾紫陋籯金。” 五代 李瀚 《蒙求》詩:“ 澹臺 毀璧, 子罕 辭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毀璧"為古典漢語中的複合詞,需從字源與典故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溯源 "毀"在《說文解字》中釋作"缺也",本義指器物破損,後引申為破壞、毀滅的行為。甲骨文象形為手持工具擊打器皿之态,印證其原始含義。"璧"據《周禮·考工記》記載為"六瑞"之首,特指中央有孔的圓形玉器,象征天命與權柄,《爾雅·釋器》明确"肉倍好謂之璧",即玉質部分(肉)需大于孔洞(好)的規制。

二、典故溯源 該詞典出《列女傳·楚昭貞姜》,記載楚昭王夫人貞姜為守"持符至者方為君命"的禮制,甯溺死江中也不毀符節(璧)求生。後世文人多引此典彰顯氣節,如明代錢謙益《南征吟小引》"毀璧隕霜,良以增愧",即化用此典喻指堅守節操的自我犧牲。

三、詞義演變 在《佩文韻府》與《骈字類編》中,"毀璧"已從具體行為升華為文化意象:既指破壞珍貴禮器的具體行為,亦喻指士人為堅守道義而自我摧折的精神狀态。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特别強調該詞在禮制語境中的特殊含義,認為其破壞對象特指具有政治象征意義的禮器。

網絡擴展解釋

“毀璧”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典故來源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毀璧”字面指破壞珍貴的玉璧,比喻毀壞珍貴事物或破壞美好局面。其中“毀”意為破壞,“璧”是古代象征財富與地位的圓形玉器,常被用作祭祀或外交信物。

二、典故來源

出自晉代幹寶《搜神記》記載的故事:

澹台子羽攜玉璧渡河時突遇風浪,兩條蛟龍夾擊船隻。他拔劍斬龍平息風浪,登岸後将玉璧投入河中,河神三次将璧送回,但子羽毀壞玉璧後離去,以此表明自己并非為財寶而斬龍。

三、引申含義

在文學中,“毀璧”被引申為鄙棄財寶、堅守道義的象征。例如:

四、文化意義

該成語反映了古代文人重義輕利的思想,常用于贊頌不慕財富、堅持原則的品格。其核心并非單純指破壞行為,而是強調通過舍棄外物彰顯精神追求。


注:如需了解具體詩文中的用法或近義詞(如“毀珠”),可參考《漢語辭海》等工具書進一步查閱。

别人正在浏覽...

八方呼應白翳鳻鶞背不住不識高低插座程品成頭慈奬擣治登錄發蒙啟滞飛刍挽粟風行一時古壘果馔耗耄谹議胡鬧八光見天見地交舛驕懦拮據急管繁弦集錄錦還糾缪救生圈镌砻坎壇快門款叙冷色龍騰虎躍龍睜虎眼路風鹵竈縷脍茫乎慢物馬鐵明亮潘室偏畸楩梓破傷邛竹麴滓三接司方袒開慆濫踢空托書物怪五品烏寺閑蕩孝恭小過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