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順恭謹。《書·君陳》:“惟爾令德孝恭。” 孔穎達 疏:“孝是事親之稱,恭是身之所行。言其善事父母、行己以恭也。”《孔子家語·弟子行》:“蓋 蘧伯玉 之行也,孝恭慈仁。”
“孝恭”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孝順恭謹,強調對父母的尊敬與行為上的謙恭。以下從多個角度解析該詞:
“孝恭”不僅是一種倫理規範,更是中華文化中“家國同構”價值觀的縮影。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籍或現代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儒家經典文獻()。
孝恭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對父母或長輩尊敬和孝順的表現。孝恭強調子女應該以虔誠的心态和恭敬的态度對待父母或長輩,尊重他們的意見和要求,關心照顧他們的生活,為他們的幸福而努力。
孝恭的部首是孝,總筆畫數為12。
孝恭源自《論語·季氏》的一句話:“孝恭也者,其于爾居則忠信,其于爾遠則榮辱。”意思是對父母和長輩的孝順和恭敬表現是子女的忠誠和誠實,當在身邊時表現得虔誠忠誠,當遠離身邊時也能顧全長輩的榮譽和恥辱。
孝恭的繁體字形為「孝恭」。
古時候,「孝恭」的寫法為「孝恭」。
1. 他一直孝恭順服他的父母,深受他們的稱贊。
2. 孝恭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需要代代傳承。
3. 孝恭不僅僅是口頭的,更重要的是用行動去表達。
孝敬、孝子、恭敬、恭喜、恭順、恭賀
孝順、敬孝、敬恭
不孝、不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