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接的意思、三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接的解釋

謂三度接見。語本《易·晉》:“晉, 康侯 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孔穎達 疏:“晝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賜蕃多,又被親寵頻數,一晝之間,三度接見也。”後多以“三接”為恩寵優獎之典。 宋 範仲淹 《賢不家食賦》:“敦三接而何善不臻,達四聰而無遠勿訪。” 金 朱之才 《卧病有感二十韻》:“ 荀爽 歲九遷, 康侯 日三接。” 明 楊慎 《八月二日經筵紀事》詩:“晉晝延三接, 堯 旻達四聰。”一說,接讀為捷,“三接”即三捷。 高亨 注:“接讀為捷,戰勝曰捷。此乃 周 初故事, 康侯 出征異國,俘馬甚多,以獻於王。其戰也,一日三勝。”

謂數度交戰。三,言其數之頻繁。 晉 左思 《魏都賦》:“推鋒積紀,鋩氣彌鋭,三接三捷,既晝亦月。” 唐 符載 《保安鎮圖記》:“紅旗拉風,長戟如倚,晨暮三接,朱殷谿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接”是一個源自《周易·晉卦》的詞彙,其含義在不同文獻中存在兩種主流解釋:

一、經典釋義(主流觀點)

  1. 三度接見(恩寵優獎)
    出自《周易·晉卦》原文:“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孔穎達注疏指出,這裡指君主在一天内三次接見臣子,象征極高的恩寵和嘉獎。後世多以此引申為頻繁受賞識或重用,如宋代範仲淹《賢不家食賦》中“敦三接而何善不臻”即用此典。

  2. 三次捷報(軍事勝利)
    另一種說法由學者高亨提出,認為“接”通“捷”,指康侯(周代諸侯)在征戰中一日内取得三次勝利。這一解釋更側重軍事層面的成功。

二、現代延伸釋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三次偶然相遇”,但此用法缺乏古籍依據,可能是對原義的衍生或誤讀。

三、字詞分解

“三接”在傳統語境中多指頻繁受寵或連續勝利,需結合具體文獻判斷其含義。若用于現代比喻,建議明确語境以避免歧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接

《三接》是一個漢字詞語,讀作sān jiē。該詞的拆分部首是三和手,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三接》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續世書》中。在古代漢字中,它有“抓住、掌握”之意,也可以表示“接受、接納”。

繁體

《三接》的繁體形式為「三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三接」的字形稍有不同。首先,「三」字是由三個「一」字組成,長得像一個簡單的框架。其次,「接」字的右邊部分由兩個相連的小彎曲線構成,與今天的「扣」字類似。

例句

1. 他成功地三接住了從樓上扔下來的蘋果。

2. 這個團隊不怕挑戰,他們可以三接各種困難。

組詞

1. 接手:接過别人的工作、職位等。

2. 接納:接受、容納。

3. 接收:接受、收到。

近義詞

1. 抓取:抓住、拿取。

2. 接住:接到、抓住。

反義詞

1. 丢掉:抛棄、放棄。

2. 沒有接住:未接住、錯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