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南車。 漢 徐嶽 《數術記遺》:“數不識三,妄談知十,猶川人事迷其指歸,乃恨司方之手爽。” 甄鸾 注:“司方者,指南車也。” 北周 庾信 《周祀圓丘歌·皇夏》:“式道移候,司方迴指。”
(2).指示方向。《文選·左思<吳都賦>》:“俞騎聘路,指南司方。” 呂向 注:“指南,車名。上有木人,常指其南方,故曰司方。”《南齊書·文學傳·祖沖之》:“初, 宋武 平 關中 ,得 姚興 指南車,有外形而無機巧,每行,使人於内轉之。 昇明 中, 太祖 輔政,使 沖之 追修古法。 沖之 改造銅機,圓轉不窮,而司方如一, 馬鈞 以來未有也。”
(3).主管南方。 三國 魏 曹植 《大暑賦》:“ 炎帝 掌節, 祝融 司方。” 趙幼文 校注:“司,主也;方,謂南方。”
“司方”一詞在漢語中屬于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古漢語語境及文獻用例進行分析。根據《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該詞可拆解為以下兩層釋義:
一、執掌方位之神職 “司”為掌管、主持之義,“方”指方位、方向。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描述掌管特定方位的神靈或官職。如《周禮·夏官》記載:“職方氏掌天下之圖,辨四方之職”,其中“職方”與“司方”職能相近,均涉及方位管理。《晉書·天文志》亦提及“司方星”為北鬥七星之一,主司方位指引。
二、特指古代星官名 在天文曆法體系中,“司方”被納入星宿系統。據《開元占經》引《黃帝占》載:“司方星屬北鬥,主察四方災祥”,此處“司方”兼具觀測方位與占卜吉兇的職能,體現了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觀。道教典籍《雲笈七籤》中,則将“司方”與四方守護神相關聯,進一步強化其方位神格屬性。
“司方”一詞在古漢語中有多重含義,綜合各來源解釋如下:
指南車
指古代用于指示方向的機械裝置。漢代徐嶽《數術記遺》提到「司方者,指南車也」,北周庾信詩中亦有「司方迴指」的描述,說明其作為導航工具的功能。
指示方向
引申為廣義的方位指引,如《吳都賦》中「指南司方」指車上的木人恒定指向南方,祖沖之改良的指南車也以「司方如一」形容其精準性。
主管南方
與古代神話和職官相關,如曹植《大暑賦》中「祝融司方」指火神祝融掌管南方,此處「方」特指方位南方。
補充說明
該詞屬文言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籍或文學引用。不同語境下的具體含義需結合文本判斷,例如:
備課表聖采芹人長基槎枿乘興楚江萍純臣麤誦大采呆闆點苔隄防多國公司獨搖風佩副頁伽馬射線甘棠根本根枑關捩子寒山子寒突蚝甲黑管河南合休甲馬激越曠抱了知連反陵雜龍笛命家密移謀勇内翰飄姚譴棄青棂全城勸善黜惡犬牙鷹爪曲諱人窮智短孺子神肖釋藏世德添梯田相衣尾音緼着烏呼瑕績賢祠蠍蠹屑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