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毁璧的意思、毁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毁璧的解释

《文选·左思〈吴都赋〉》“哂 澹臺 之见谋,聊袭海而徇珍” 刘 逵注引 晋 干宝 《搜神记》:“ 澹臺子羽 齎璧渡 河 ,风波忽起,两龙夹舟。 子羽 奋剑斩龙,波乃止。登岸,投璧於 河 , 河伯 三归之。 子羽 毁璧而去。”后以“毁璧”为鄙弃财宝之典。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谈玄明毁璧,拾紫陋籯金。”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澹臺 毁璧, 子罕 辞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毁璧"为古典汉语中的复合词,需从字源与典故两个层面解析:

一、字义溯源 "毁"在《说文解字》中释作"缺也",本义指器物破损,后引申为破坏、毁灭的行为。甲骨文象形为手持工具击打器皿之态,印证其原始含义。"璧"据《周礼·考工记》记载为"六瑞"之首,特指中央有孔的圆形玉器,象征天命与权柄,《尔雅·释器》明确"肉倍好谓之璧",即玉质部分(肉)需大于孔洞(好)的规制。

二、典故溯源 该词典出《列女传·楚昭贞姜》,记载楚昭王夫人贞姜为守"持符至者方为君命"的礼制,宁溺死江中也不毁符节(璧)求生。后世文人多引此典彰显气节,如明代钱谦益《南征吟小引》"毁璧陨霜,良以增愧",即化用此典喻指坚守节操的自我牺牲。

三、词义演变 在《佩文韵府》与《骈字类编》中,"毁璧"已从具体行为升华为文化意象:既指破坏珍贵礼器的具体行为,亦喻指士人为坚守道义而自我摧折的精神状态。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特别强调该词在礼制语境中的特殊含义,认为其破坏对象特指具有政治象征意义的礼器。

网络扩展解释

“毁璧”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典故来源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毁璧”字面指破坏珍贵的玉璧,比喻毁坏珍贵事物或破坏美好局面。其中“毁”意为破坏,“璧”是古代象征财富与地位的圆形玉器,常被用作祭祀或外交信物。

二、典故来源

出自晋代干宝《搜神记》记载的故事:

澹台子羽携玉璧渡河时突遇风浪,两条蛟龙夹击船只。他拔剑斩龙平息风浪,登岸后将玉璧投入河中,河神三次将璧送回,但子羽毁坏玉璧后离去,以此表明自己并非为财宝而斩龙。

三、引申含义

在文学中,“毁璧”被引申为鄙弃财宝、坚守道义的象征。例如:

四、文化意义

该成语反映了古代文人重义轻利的思想,常用于赞颂不慕财富、坚持原则的品格。其核心并非单纯指破坏行为,而是强调通过舍弃外物彰显精神追求。


注:如需了解具体诗文中的用法或近义词(如“毁珠”),可参考《汉语辞海》等工具书进一步查阅。

别人正在浏览...

版刻报荒避蛊厕身冲卫蹲聚反上费嘴皮子干校功宗狗追耗子狠透铁花蘤进德修业齎擎居无求安口论袴襦连房另一方面卵色马奴懋迹苗圃明捷谬算幕布闹热蓬蒿品流辟胁浅薄清风明月穷巷陋室骑者善坠然爇神人涉俗石关士官仕途经济受词水精帘四顾斯事体大斯养俗陋抬脚动手天夭挑力体色托虑瓦亭仙温谕五绔无懈可击无选线报乡关新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