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邛竹的意思、邛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邛竹的解釋

竹名。 邛山 所出,中實而節高,可作手杖。《藝文類聚》卷八6*九引 晉 戴凱之 《竹譜》:“邛竹,高節實中,狀如人剡,俗謂之扶老竹。”《文選·左思<蜀都賦>》:“邛竹緣嶺,菌桂臨崖。” 劉逵 注:“邛竹,出 興古盤江 以南,竹中實而高節,可以作杖。”邛,一本作“ 卭 ”。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邛竹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邛竹,又稱“筇竹”,是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的一種特殊竹類,主要因其産地和用途而聞名。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及古籍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指古代蜀地邛山(今四川邛崃一帶)所産的竹子。其竹節高而實心,質地堅韌,紋理美觀,自古被視為制作手杖、器物的上等材料。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二、文化曆史背景

  1. 古籍記載

    《史記·西南夷列傳》載:“邛都最大,此皆椎結,耕田,有邑聚……出筇竹杖。”說明漢代邛竹杖已作為特産流通于西南地區,并可能通過南方絲綢之路遠銷域外。

    來源:司馬遷《史記》

  2. 文學意象

    西漢張骞出使西域時曾在大夏(今阿富汗)見邛竹杖,印證了早期中外貿易往來。後世文人如左思《蜀都賦》提“邛竹緣嶺”,将其視為蜀地風物象征。

    來源:班固《漢書·張骞傳》;左思《三都賦》

三、植物學特征

據《中國植物志》,邛竹實為禾本科筇竹屬植物(Qiongzhuea tumidinoda),其顯著特征是竹節膨大呈算盤珠狀,生長于海拔1500-2500米的山區,為中國特有物種。

來源:《中國植物志》(科學出版社)

四、用途與工藝價值

古人取其竹節天然形态制成“邛竹杖”,因輕便堅韌且具防滑紋理,深受文人雅士推崇。蘇轼《和錢安道寄惠建茶》詩雲:“杖藜裹飯去匆匆,過眼青錢轉手空。赢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半在城中。”其中“杖藜”即含邛竹杖意象。

來源:蘇轼《蘇轼詩集》;《考工記》注疏

參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邛竹”是古代文獻中常見的一種竹類植物,具有獨特的文化意涵和實用價值。以下為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邛竹(拼音:qióng zhú)指四川邛崃地區(古稱邛山)出産的一種竹子,學名“筇竹”,又稱“石竹”或“扶老竹”。其特點是竹竿中實(内部充實)、節間距高,質地堅韌,適合制作手杖等器物。

2.形态與用途

3.文化象征

因邛竹質地優良,古人常以之比喻人的高潔品格或出衆才能。如《蜀都賦》中“邛竹緣嶺”不僅描述地理風貌,也暗含對當地人文的贊頌。

4.地理與曆史

邛竹原産于四川盆地西部的邛崃山脈,古屬“邛都夷”聚居地,後隨文化交流傳播至西南其他地區。漢代起,邛竹杖成為西南與中原、西域貿易的重要物品。

5.别稱與混淆

文獻中亦作“筇竹”,需注意與普通竹類區分。此外,部分典籍中“卭竹”為通假寫法,實指同一植物。

别人正在浏覽...

百損黃抱甕出灌飙揚筆髓查點村厮大茴香當不的鴠鳥倒下東皇太一都孔目兒女情翻闆坊肆飯館放資分袂複讀給力寡欲鬼州橫擢鴻模撝叱魂驚膽顫豁險見説交股刀解吏靳世濟濟锵锵懼惑課鈔狼顧麕驚戀戀不舍隆冬旅服幔室妙楷台妙言要道迷戀骸骨牧曹潛禍俏冥冥喬木青吹輕黩秦昭盟夷壤陛桡客生擦擦勝殘去殺慎靜深扃固鑰送窮節梯沖物以稀為貴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