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黃楩樹與梓樹。兩種大木。 漢 陸賈 《新語·資質》:“處地楩梓,賤於枯楊。”《書·禹貢》“齒革羽毛惟木” 孔 傳:“木,楩梓豫章。”
(2).比喻棟梁之材。 王闿運 《哀江南賦》:“ 楚 中楩梓, 江 左 葛 王,莫不雍容,文翰希風。”
“楩梓”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pián zǐ,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本義:兩種樹木
指“黃楩樹”與“梓樹”,均為古代文獻中記載的高大優質木材。例如:
比喻義:棟梁之材
因楩、梓木質堅實,古人常以此喻指傑出人才或國家棟梁。例如:
該詞兼具具象(樹木)與抽象(人才)雙重含義,常見于古典文獻及文學創作,現代使用較少,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楩梓(pǐn zǐ)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楩子樹,為常見的高大喬木,又稱為栴檀樹。
楩梓的部首是木(mù),筆畫數分别為丨丶三二。
楩梓一詞源自古籍《爾雅·釋木》。《爾雅》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古文字典,其中記載了各種植物的名稱和性質。楩梓被列為其中的一種植物。
楩梓的繁體字形為「楩梓」,拼音為pián zǐ。
在古時候,楩梓一詞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具體情況可能需要參考古籍和文獻資料來确定。然而,通常情況下楩梓的字形是比較穩定的。
1. 這片湖邊長滿了美麗的楩梓樹。
2. 春天來臨時,楩梓的枝桠上開滿了白色的花朵。
楩梓樹、楩梓林、楩梓葉、楩梓花。
栴檀樹、楩子樹。
驗梓、蛇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