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environment;surroundings;circumstance;ambience]
(2) 周圍的地方
環境優美
(3) 周圍的情況、影響或勢力
換換環境
(1).周圍的地方。《新唐書·王凝傳》:“時 江 南環境為盜區, 凝 以彊弩據 采石 ,張疑幟,遣别将 馬穎 ,解 和州 之圍。” 宋 洪邁 《夷堅甲志·宗本遇異人》:“二月,環境盜起,邑落焚劉無餘。” 清 方苞 《兵部尚書範公墓表》:“ 魯魁 山賊二百年為環境害,至是就撫。”
(2).環繞所管轄的地區。《元史·餘阙傳》:“抵官十日而寇至,拒卻之,乃集有司與諸将議屯田戰守計,環境築堡寨,選精甲外扞,而耕稼其中。” 清 劉大櫆 《偃師知縣盧君傳》:“君之未治 偃師 ,初出為 陝 之 隴西縣 ,寇賊環境。”
(3).周圍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 蔡元培 《<魯迅先生全集>序》:“‘行 山陰 道上,千岩競秀,萬壑争流,令人應接不暇’;有這種環境,所以曆代有著名的文學家、美術家,其中如 王逸少 的書, 陸放翁 的詩,尤為永久流行的作品。” 茅盾 《青年苦悶的分析》:“隻有不斷的和環境奮鬥,然後才可以使你長成。”
“環境”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内涵,主要可分為以下層面解釋:
1. 廣義定義 指圍繞某一中心事物存在的所有外部條件的總和。例如:
2. 學科視角
3. 核心特征
4. 當代關注點 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特别強調:
若需了解特定領域(如法律中的“環境影響評價”)的深入解析,可進一步說明具體應用場景。
“環境”是一個漢字,由兩個部分組成:玄(環)和21畫的䒑(境)。它指的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周圍自然和社會條件。
1. 玄(環)是一個漢字的部首,表示圍繞、周圍。
2. 䒑(境)是一個漢字的部首,表示城牆的外部,引申為範圍、境界。
“環”和“境”分别由6畫和15畫組成。
“環境”這個詞最早出現在《隋書·卷五十六·志第二十一 地理三》中。在日常使用中,繁體字“環境”也可以用來表示“環境”。
在古代,人們還使用另外一種或多種寫法來表示“環境”,例如:
1. 環境:這是繁體字寫法,與現代漢字相比形狀更為繁複,但意思相同。
2. 燄境:這是古代通行的寫法,使用的是不同的字形,但包含了相同的意義。
1. 我們應該保護好我們的環境,使我們能夠生活在一個潔淨、美麗的環境中。
2. 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為員工創造了舒適的工作環境。
3. 這座城市的環境污染非常嚴重,需要采取措施來改善。
1. 環境保護:指為保護自然環境,預防和減少人類活動對環境造成的破壞而采取的各種措施。
2. 環境教育:指通過對環境問題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培養個體和社會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環境行為。
3. 環境污染:指由于人類活動而導緻自然環境中某些物質含量的增加,造成環境質量下降,對生物和生态系統産生不利影響。
1. 外界條件
2. 周圍環境
3. 周邊情況
1. 内部環境
2. 個人環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