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裔的意思、荒裔的詳細解釋
荒裔的解釋
指邊遠地區。 漢 班固 《封燕然山銘》:“鑠王師兮征荒裔,勦兇虐兮截海外。” 唐 陳子昂 《為程處弼辭放流表》:“長辭闕庭,永沒荒裔。”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宮闱·孝烈祔廟》:“當時批鱗諸臣死者無算,即幸存亦流落荒裔。” 陳去病 《歲暮雜感》詩:“庶幾繫長纓,略可傲荒裔。”參見“ 荒服 ”。
詞語分解
- 荒的解釋 荒 ā 年成不好,收成不好:荒年。災荒。防荒。備荒。 長滿野草,或無人耕種:荒蕪。荒地。開荒。 廢棄:荒廢。荒疏。荒置。業精于勤,荒于嬉。 冷落偏僻:荒村。荒郊。荒落(?)(a.荒涼冷落;b.荒疏衰退
- 裔的解釋 裔 ì 衣服的邊緣。 邊,邊遠的地方:海裔。四裔。 後代子孫:後裔。華裔。 〔裔裔〕a.四散流布的樣子,如“淫淫裔裔,緣陵流澤”;b.形容舞姿或步履袅娜;如“纡長袖而屢舞,翩跹跹以裔裔”。 姓。 筆
網絡擴展解釋
“荒裔”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析:
基本解釋
- 拼音:huāng yì
- 釋義:指邊遠地區,常帶有荒涼、未開化的意味。
詞義結構分析
- “荒”:本義為荒蕪、偏遠,如“荒服”(古代指離王畿極遠的地區)。
- “裔”:原指衣襟邊緣,引申為邊遠之地。
兩字組合後,強調地理與文化上的雙重邊緣性。
曆史文獻出處
- 漢代:班固《封燕然山銘》中“铄王師兮征荒裔”,描述軍隊遠征邊遠之地。
- 唐代:陳子昂《為程處弼辭放流表》用“永沒荒裔”表達被流放至偏遠地區的悲涼。
- 魏晉:左思《魏都賦》以“荒裔帶其隅”形容邊遠之地與中原的關聯。
例句與用法
- 古文:“列宿分其野,荒裔帶其隅”(《魏都賦》),指星宿分野對應邊遠地域。
- 近現代:陳去病《歲暮雜感》中“略可傲荒裔”,借以表達對邊陲的複雜情感。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邊陲、荒服、蠻荒
- 反義詞:中原、京畿、腹地
“荒裔”多用于描述地理或文化上的邊緣區域,常見于曆史文獻與文學作品,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具體含義。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荒裔
荒裔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荒”和“裔”。
部首和筆畫
“荒”字的部首是“艹”,總共有8個筆畫;“裔”字的部首是“衣”,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荒裔”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獻和曆史記錄,指的是被迫離開家園、流離失所的後代。這些人族裔在異地生活,并且保留了自己的血脈和文化傳統。
繁體
在繁體字中,“荒裔”可以寫作「荒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隨着時間的變化而有所不同。然而,正統的字形和結構仍然保留了“荒裔”的原意。
例句
1. 這個部落的人口主要是荒裔,他們保留着自己祖先的傳統生活方式。
2. 他是來自荒裔後裔的優秀學者,為研究民族曆史做出了重要貢獻。
組詞
荒裔:指代離開家園、流離失所的後代。
近義詞
離散後裔、背井離鄉的子孫。
反義詞
祖籍子孫、同宗後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