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蝸牛廬的意思、蝸牛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蝸牛廬的解釋

形圓似蝸牛的簡易廬舍。亦泛指簡陋的房屋。常用以謙稱自己的居處。《三國志·魏志·管甯傳》“尺牘之迹,動見模楷焉”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先 等作圜舍,形如蝸牛蔽,故謂之蝸牛廬。”《北齊書·蔡儁傳》:“ 高祖 客其舍,初居處於蝸牛廬中, 蒼鷹 母數見廬上赤氣屬天。” 宋 黃庭堅 《次韻文潛同遊王舍人園》:“初開蝸牛廬,中置師子牀。” 魯迅 《<二心集>序言》:“不久,可以出現的,恐怕至多隻有幾個‘蝸牛廬’。”亦省作“ 蝸廬 ”。 唐 錢起 《玉山東溪題李叟屋壁》詩:“野老採薇暇,蝸廬招客幽。” 宋 陸遊 《數日不出門偶賦》詩之三:“湖上蝸廬僅自容,寸懷無奈百憂攻。” 清 黃景仁 《客齋偶成》詩:“到處蝸廬感滞淹,曉涼差喜失朱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蝸牛廬”是一個漢語詞彙,源自古代文學和日常用語,常用來比喻簡陋、狹小的住所或隱居之地。其字面意思指蝸牛的殼,引申為形容像蝸牛殼一樣微小、簡單的居所,強調其樸素、低調的特性。在漢語詞典中,這一詞彙體現了豐富的文化内涵和比喻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定義,“蝸牛廬”指“蝸牛的殼,比喻簡陋的房屋或隱居的處所”,常用于描述隱士或貧困者的生活環境,突顯其與世無争、安貧樂道的意境。例如,在古典文獻中,它常出現在描述隱逸生活的場景,如道家思想中強調的簡樸生活觀。這一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仍被使用,多見于文學作品或口語表達,以形象化地傳達居住條件的寒酸或精神上的超脫。

從詞源角度看,“蝸牛廬”結合了“蝸牛”(一種緩慢爬行的軟體動物)和“廬”(小屋或草屋),通過比喻手法,将自然界的蝸牛殼與人類居所相聯繫,反映了漢語中常見的借物抒情的修辭方式。權威來源如《漢語大詞典》也将其歸類為“比喻性名詞”,強調其在語言中的象征意義,常用于詩詞或散文中以增強意境。

總之,“蝸牛廬”不僅是一個描述性詞彙,還承載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簡樸、隱逸生活的推崇,是漢語詞彙體系中一個生動的文化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

“蝸牛廬”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簡陋的居所,并帶有自謙的意味。以下為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蝸牛廬”指形狀圓如蝸牛殼的簡易房屋,或泛指狹小、樸素的住所。該詞常被用作對自己居所的謙稱,表達居處雖簡但足以容身的态度。

2.曆史典故

源自《三國志·魏志·管甯傳》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豢《魏略》:隱士焦先建造圓形廬舍,形似蝸牛殼,故稱“蝸牛廬”。後世以此代指隱士或貧寒者的居所。

3.文學引用

4.用法總結

補充說明

“蝸牛廬”與“瓜牛廬”相通(因“瓜”“蝸”古音相近),《北齊書·蔡儁傳》中也有類似記載。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三國志》《北齊書》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百蟄鼻犀不複堪命部彙不在不知起倒朝秦暮楚誠剀垂缯達揚等而上之绖帶洞窟高上雚菌蝈蝈紅燈記厚此薄彼槐陌畫妝狐惑互生家公将行秔稻靜漠訣去抗烈曠歲老鄉鱗翅目陵波鈴旛留存流觞曲水理行龍種寠儒倮靈民則蔫紅人元石層飾垢掩疵霜鏡霜鸷水澆地梳掌肆布死井陶瓷外事枉木圍岩潙印禅無征邂遘謝室協一獬豸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