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蝸牛廬的意思、蝸牛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蝸牛廬的解釋

形圓似蝸牛的簡易廬舍。亦泛指簡陋的房屋。常用以謙稱自己的居處。《三國志·魏志·管甯傳》“尺牘之迹,動見模楷焉”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先 等作圜舍,形如蝸牛蔽,故謂之蝸牛廬。”《北齊書·蔡儁傳》:“ 高祖 客其舍,初居處於蝸牛廬中, 蒼鷹 母數見廬上赤氣屬天。” 宋 黃庭堅 《次韻文潛同遊王舍人園》:“初開蝸牛廬,中置師子牀。” 魯迅 《<二心集>序言》:“不久,可以出現的,恐怕至多隻有幾個‘蝸牛廬’。”亦省作“ 蝸廬 ”。 唐 錢起 《玉山東溪題李叟屋壁》詩:“野老採薇暇,蝸廬招客幽。” 宋 陸遊 《數日不出門偶賦》詩之三:“湖上蝸廬僅自容,寸懷無奈百憂攻。” 清 黃景仁 《客齋偶成》詩:“到處蝸廬感滞淹,曉涼差喜失朱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蝸牛廬”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簡陋的居所,并帶有自謙的意味。以下為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蝸牛廬”指形狀圓如蝸牛殼的簡易房屋,或泛指狹小、樸素的住所。該詞常被用作對自己居所的謙稱,表達居處雖簡但足以容身的态度。

2.曆史典故

源自《三國志·魏志·管甯傳》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豢《魏略》:隱士焦先建造圓形廬舍,形似蝸牛殼,故稱“蝸牛廬”。後世以此代指隱士或貧寒者的居所。

3.文學引用

4.用法總結

補充說明

“蝸牛廬”與“瓜牛廬”相通(因“瓜”“蝸”古音相近),《北齊書·蔡儁傳》中也有類似記載。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三國志》《北齊書》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蝸牛廬

蝸牛廬這個詞源自于中文,是由兩個部分組成:蝸牛和廬。

蝸牛拆分的部首是蟲,廬的部首是廣。

蝸牛廬的筆畫分别為:蝸(11畫)、牛(4畫)、廬(11畫)。

蝸牛廬一詞最初的來源并不明确,但它是指代蝸牛的栖息地,即它們住的地方。

蝸牛廬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蝸牛廬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同,沒有發生變化。

以下是蝸牛廬的例句:

在花園的一角,有一個小小的蝸牛廬,蝸牛悠閑地爬行在它的周圍。

組詞中,可以使用蝸牛廬這個詞來構建新的詞彙,例如:蝸牛廬主人、蝸牛廬花園。

近義詞(意思相近):蝸牛窩。

反義詞(意思相反):蝸牛出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