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說,空說。《廿載繁華夢》第一回:“是便是了,隻眼前沒承受之人,也是枉言。”
“枉言”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層次:
基本釋義
“枉”指彎曲、不正直,“言”即言語,“枉言”原指不正直的言論,後引申為不符合事實的虛妄之詞。《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虛妄不實的話”(來源:《漢語大詞典》第3版,商務印書館,2010年)。
引申義與用法
在語境中多表示“空談”“無意義的争辯”,例如:“與其枉言是非,不如躬身實踐”。此用法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中強調其“缺乏實際意義或依據”的特性(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年)。
古籍出處
該詞可追溯至《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中“毋縱詭隨,以謹枉言”,此處“枉言”指虛浮不實的谏言(來源:《左傳譯注》,中華書局,2012年)。
近現代語用
當代文學作品中多用于批評脫離實際的觀點,如茅盾《子夜》中“那些枉言,終被事實擊破”(來源:《茅盾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
“枉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1. 基本含義
“枉言”指無用的空話或沒有實際意義的言辭,強調說話缺乏根據或無法實現。例如《廿載繁華夢》中的例句:“是便是了,隻眼前沒承受之人,也是枉言”,即表達“空說無用”之意。
2. 字義拆解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批評或諷刺語境,例如:
4. 近義詞與關聯表達
近義詞包括“空談”“虛言”,反義詞則如“踐行”“務實”。其核心在于強調言語與行動的統一性,避免流于表面。
該詞通過否定無意義的言辭,倡導實際價值,常見于文學或口語中對空話的批判。
白木傍顧北阜表勒庇護炳炳烨烨鼻青眼腫産殖承差創基除舍叢薄村峭寸指測淵達言電石二空法歌煩瑣哲學風名更自灌渠衮職鼓奏邗江後羿環扣火計久歸道山計掾局顧拘钤刊删來征斂邊吝嫉麻栎瑪瑙南山宗貔環悂缪铍掩破家喪産迫弄牽記商蟲蛇酒士議受保人守瘗算無遺策通溝頭座退恧亡魂失魄痿瘻無吊象籌小豪曉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