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笙箫之類的樂器。《墨子·非樂上》:“萬舞洋洋,黃言孔章。上帝弗常,九有以亡。” 吳毓江 新注:“黃,簧之省文。《文選·長笛賦》 李 注雲:‘大笙謂之簧。’言者,《爾雅·釋樂》雲:‘大簫謂之言。’簧、言皆樂器名。孔章,言笙簫之聲甚章聞也。”
“黃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基本含義和解釋如下:
核心含義
指笙、箫之類的管樂器。該詞屬于古漢語中的器物類名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
詞源與文獻依據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墨子》相關注解。
黃言在漢字中既可以作為名詞,也可以作為動詞使用。作名詞時表示一種語言或言辭,作動詞時表示說、說話的意思。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黃言的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黃言的部首是讠(讠是“言”的變形),部首讠的意思是講述、說話。黃言的總筆畫數是16。
黃言一詞的來源較為複雜。早在古代,黃帝在《黃帝内經》中就有提到了黃言,詞義是指善于言辭或者糟糕的言辭。在《漢書》中,黃言指的是一種近乎胡言亂語的言辭。後來,黃言逐漸演變為表示貶義的意思,多用來指責或嘲笑别人的言辭。
在繁體字中,黃言的寫法為黃言。繁體字保留了古代漢字的形态,更能體現漢字的曆史文化底蘊。
古代對于黃言的寫法并沒有統一,有時候會寫作黃誕、黃譚等不同的字形。這些字形在字義上與黃言相似,但在字形上有所不同。
1. 他的黃言讓人不敢相信。
2. 這些空洞的黃言毫無意義。
3. 不要輕信他的黃言,他經常說謊。
黃言組詞:
1. 黃言肆虐
2. 黃言亂語
3. 黃言下犯
4. 黃言中傷
5. 黃言誤國
相近詞:
1. 狡辯
2. 偏激的言辭
3. 胡言亂語
4. 張口胡言
5. 語無倫次
反義詞:
1. 真言
2. 言之有據
3. 坦率言辭
4. 誠實的話語
5. 清晰的陳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