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黃蘖的意思、黃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黃蘖的解釋

見“ 黃檗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黃蘖(huáng bò)是漢語中對芸香科落葉喬木黃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的标準稱謂,其釋義與特征可從以下角度闡釋:

一、基本釋義

  1. 植物學定義

    指黃檗屬植物,樹皮厚且呈灰褐色,木質部鮮黃色,味苦。其幹燥樹皮稱“黃柏”,為傳統中藥材(《漢語大詞典》"黃檗"條)。

  2. 别名系統

    古籍中亦作“黃柏”“檗木”,《本草綱目》載:“俗作黃柏,省寫之謬也”(《本草綱目·木部》)。

二、文化意涵

  1. 佛教象征

    因樹幹味苦,禅宗常以“黃蘖苦”比喻修行艱辛。唐代希運禅師(號黃蘖)更使其成為禅學符號(《景德傳燈錄》卷九)。

  2. 詩詞意象

    杜甫《望嶽》“黃蘖館前沙路微”中,借黃蘖林渲染山野清寂之境(《全唐詩》卷二百十八)。

三、實用價值

  1. 藥用功能

    樹皮入藥性寒,具清熱燥濕之效,《傷寒論》載其用于瀉火解毒方劑(《中華本草》第3冊)。

  2. 工業應用

    木材可制黃色染料,清代《天工開物》記其染色工藝:“黃蘖煎水染,色如蜜蠟”(《天工開物·彰施》)。


文獻依據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M].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
  2. 李時珍. 《本草綱目》[M]. 明朝萬曆刻本.
  3. 道原. 《景德傳燈錄》[M]. 北宋真宗年間.
  4. 彭定求. 《全唐詩》[M]. 中華書局, 1960.
  5.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中華本草》[M].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
  6. 宋應星. 《天工開物》[M]. 明崇祯十年刻本.

古語例證:

《樂府詩集·子夜歌》

“黃蘖向春生,苦心隨日長。”

以黃蘖樹心味苦,隱喻思念之深切。

網絡擴展解釋

“黃蘖”是一個多義詞,主要包含以下含義:

一、植物學釋義

黃蘖(學名:Phellodendron amurense),俗名“黃柏”,是芸香科落葉喬木,高10-25米。其樹皮呈淡灰色,内皮黃色,性寒味苦,可作染料或入藥。主要分布于中國華北、東北地區及日本。

二、藥用價值

黃蘖的樹皮和提取物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包括:

  1. 抗菌抗病毒:對霍亂毒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真菌等有抑制作用。
  2. 清熱消炎:中醫用于治療小便異常、遺精、皮膚濕疹及炎症等症。
  3. 降壓解熱:現代研究還發現其具有降壓和退熱效果。

三、其他文化含義

  1. 佛教術語:唐代禅師希運因在福建黃檗山出家,被稱為“黃蘖禅師”,其修行地“黃蘖寺”也因之得名。
  2. 别稱與分布:别名“蘖木”“蘖皮”,木材堅硬,可用于制作槍托等器具。

黃蘖既是重要的藥用植物,也在佛教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其名稱在不同語境下可能指向植物本身或相關曆史人物、地點。

别人正在浏覽...

擺莊闆心辨測邊燧筆膽别鶴簿問部長翠帱村塾搭面鄧攸憂電焊豆腐漿短促肺腹丐乞管軍國交橫塞胡扯八溜诨官羯鼓催花劫請羁倦今朝雞蘇極飲镌秩開鐮快抃酪酥立馬蓋橋玲玲馬齒徒增密秘名副其實跑馬燈姘夫千名僑縣青黳秋骨人兵聲紐生僻施行輸身厮擡厮敬鎖子宿心堂室天弢聞善問題劇無風揚波下裳小木銷帳鞋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