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施行的意思、施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施行的解釋

[execute;carry out] 執行,實施

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三國蜀· 諸葛亮《出師表》

詳細解釋

(1).行動。《墨子·明鬼下》:“雖有深谿博林幽澗,毋人之所,施行不可以不董,見有鬼神視之。”《文子·上德》:“雷之動也萬物啟,雨之潤也萬物解,大人施行有似於此。陰陽之動有常節,大人之動不極物。”

(2).實行;執行。《荀子·性惡》:“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設,張而可施行。”《世說新語·政事》“ 沖 乃粗下意” 劉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續晉陽秋》:“初, 文帝 命 荀勗 、 賈充 、 裴秀 等分定禮儀律令,皆先咨 鄭沖 然後施行也。”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凡文書,非與長吏同籤書者,所在不得承受施行。”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其論鐘律、曆法尤極精辨,而喪亂之世,不見施行,惜哉!”

(3).指進行。 楊朔 《木棉花》:“假使醫生剛才操起刀子,還不曾施行完畢割治的手術,你就希望全身的疽瘡一齊即時痊愈,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事實。”

(4).傳布。《東觀漢記·馮異傳》:“百姓失望,今專命方面,施行恩德。”《北史·魏收傳》:“然猶以羣口沸騰,敕 魏 史且勿施行,令羣官博議。” 清 嚴有禧 《漱華隨筆·诋毀程朱》:“於是以所著初議上獻,欲施行天下,一改章句之舊。”

(5).處置。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孝宗聖政》:“ 吳夫人 者……一日密諭當食内侍雲:‘官家食素多時,甚覺清瘦,汝輩可自作商量。’於是密令苑中以鷄汁等雜之素饌中以進。上食之覺爽,詢所以然。内侍恐甚,以實告。上大怒,即欲見之施行。皇太後聞之,亟過宮力解之。” 明 賈仲名 《對玉梳》第三折:“‘ 楚臣 ,你好生施行此賊咱。’ 荊楚臣 雲:‘左右,将賊押赴縣裡去者。’”《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眼見 吳金 即是 陳小四 ,正是賊頭。 朱源 道:‘路途不可造次,且耐着他到地方上施行,還要在他身上追究餘黨。’”《續資治通鑒·宋哲宗元符二年》:“ 曾布 言:‘ 章惇 、 蔡卞 施行 元祐 人,衆論皆謂過當。’”

(6).猶施展。 胡也頻 《光明在我們的前面》:“無論帝國主義在我們 中國 将施行怎樣的威力,帝國主義的自身雖已取得暫時穩定,而總的方面是趨向于崩潰的。”

逶迤斜行。 宋 陸遊 《晚遊東園》詩:“藥瓢藜杖合施行,獨往山林已歃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施行”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

一、讀作shīxíng(常用)

  1. 基本含義
    指正式執行或實施某項政策、法規、計劃等。通常帶有官方或正式的意味,強調從規定到實際操作的過渡。
    例句: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

  2. 法律領域
    特指法律法規生效并進入具體落實階段。區别于“制定”(起草、審議階段)和“公布”(公開宣布階段)。
    法律條文:本法自公布之日起三個月後施行。

  3. 醫學/技術領域
    指對患者進行手術或治療操作。
    例句:醫生建議盡快施行心髒搭橋手術。


二、讀作shīxing(方言/口語)

在部分方言或口語中可能表示“勉強維持”或“湊合進行”,但此用法較罕見且非标準漢語,需根據具體語境判斷。


對比近義詞

若需進一步辨析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建議補充例句或使用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施行的意思

《施行》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作動詞。它的意思是實施、執行、施加或應用某種行動、規定、法律、政策、計劃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施行》的部首是“斤”,表示木材。它的總筆畫數是12。

來源

《施行》在小篆字形中由兩個部分組成。上部類似于“斤”,下部由“開”旁和“彳”旁組成,表示步行的動作。整個字形代表着用步行方式運送木材的意義。

繁體

繁體字《施行》的字形保持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有些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施行》古時的寫法為“施衡”,其中“行”字的下面是“衡”的聲旁。

例句

1. 政府将在下周開始施行新的法律。

2. 這個計劃正在施行中,我們需要全力支持。

組詞

1. 實施:指進行某種行動或計劃。

2. 施政:指實施或執行政府的政策。

3. 施加:指對某人或某事施加力量、影響或壓力。

近義詞

1. 執行:指按照規定或要求進行行動或工作。

2. 履行:指依照承諾、法律或合同來履行義務。

反義詞

1. 取消:指撤銷、廢止或中止某種行動或計劃。

2. 廢止:指廢除、廢棄某種法律、規定或制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