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荒漠的意思、荒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荒漠的解釋

(1) [desert;wilderness]∶植物稀疏及人口密度很低的幹旱地區;荒涼的曠野

(2) [desertness]∶像沙漠一樣的情況

那種令人迷惑的荒漠氣氛意味深長地籠罩着這群島嶼

詳細解釋

(1).指荒涼的沙漠或原野。 唐 薛收 《元經傳·晉永和二年》:“臣霄吟荒漠,痛心長路。” 徐遲 《草原上鑽機》:“不是為了國家工業化,我們怎末會到這樣的荒漠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地質勘探呢?”

(2).荒涼冷落。 清 梅曾亮 《答吳子序書》:“於荒漠阻絶之區,能以學術文藝自娛,此之失未必不為得。” 魯迅 《書信集·緻許壽裳》:“入 北四川路 ,則市廛家屋,或為火焚,或為炮毀,頗荒漠。”

(3).猶渺茫。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至於上古實狀,則荒漠不可考,君長之名,且難審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荒漠是地球表面一類特殊的自然地理區域,具有以下核心特征和定義:

一、基本定義

荒漠指氣候極端幹燥、降水稀少(年降水量通常低于250毫米)、植被稀疏且地表貧瘠的幹旱地區。其蒸發量遠超降水量,可達數十倍,例如智利阿塔卡瑪沙漠年降水量僅1毫米,曾連續400年無降雨。

二、主要分類

根據地表物質可分為:

  1. 岩漠:基岩裸露的荒漠
  2. 礫漠(戈壁):地表覆蓋礫石的荒漠
  3. 沙漠:以沙丘為主的沙質荒漠
  4. 泥漠:幹涸湖沼形成的龜裂地(規模較小)

三、氣候特點

  1. 極端幹旱:空氣濕度常低于10%,部分地區年降水量不足10毫米
  2. 劇烈溫差:晝夜溫差可達35-50℃,如中國新疆;伊朗盧特沙漠白天溫度達70℃,夜間驟降
  3. 強風沙活動:風蝕作用顯著,易形成沙暴,冬季尤為頻繁

四、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南北緯15°-50°之間:

五、生态特征

  1. 植被稀疏:以耐旱灌木為主,覆蓋度低于10%
  2. 特殊土壤:荒漠土有機質極少,含強堿性或石膏層
  3. 獨特地貌:風蝕作用形成雅丹、沙丘等地貌,占地球陸地面積30%(不含南極洲)

六、人類影響

荒漠化過程受自然因素(如地形閉塞、山地阻擋海洋氣流)和人類活動共同影響。盡管環境嚴酷,但幹燥少雲的特點使荒漠成為理想的天文觀測地,如智利荒漠中的天文台。

(完整定義和案例可參考搜狗百科、生态中國網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荒漠》的意思

荒漠(huāng mò)是指廣大的草原或森林經過長時間幹旱、缺乏水源而失去生機,變得貧瘠、荒涼的地區。

拆分部首和筆畫

《荒漠》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艹”為草的部首,表示與植物相關;“水”為水的部首,表示與水相關。《荒漠》包含了12個筆畫。

來源與繁體

《荒漠》為漢字創造的詞彙,起源于中國古代。在繁體字中,“荒”保留了“艸”的草的偏旁,“漠”保留了“沒”的水的偏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在《康熙字典》中,可以看到《荒漠》的古時候寫法是“荒沒”。這是因為沒當時還包含了水的意思。

例句

1. 這片荒漠的土地沒有一絲生機,人們很難在這裡生存。

2. 穿越荒漠時,我們需要攜帶足夠的水和食物。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荒原、沙漠、沙漠化、沙丘、戈壁

近義詞:荒原、沙漠、無人區

反義詞:綠洲、豐饒、富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