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梧州市的意思、梧州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梧州市的解釋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東部、西江及其支流桂江彙合處,東鄰廣東省。1927年始設市。人口316萬(1995年)。向為廣西東部重要城市和西江流域農、林産品集散地。名勝古迹有火山、系龍洲、鶴崗河濱公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梧州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下轄的地級市,位于廣西東部,西江、浔江、桂江三江交彙處,具有悠久的曆史和獨特的文化地位。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詞源演變及地域特征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漢語詞典釋義

  1. “梧”字本義

    “梧”在《漢語大字典》中釋義為梧桐樹(Firmiana platanifolia),屬落葉喬木,古代被視為祥瑞之木。地名“梧州”因曆史上此地多梧桐樹而得名,體現自然地理特征。

  2. “州”的行政含義

    “州”為古代行政區劃單位,始見于《說文解字》:“水中可居曰州。”後演變為地方行政建制(如州、府)。梧州自西漢設“蒼梧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正式定名“梧州”,沿用至今。


二、曆史與地理特征

  1. 曆史地位

    梧州是嶺南文化發祥地之一,古稱“廣信”(取“初開粵地,宜廣布恩信”之意),為漢代交州治所,明清時期成為廣西“三江總彙”的商貿樞紐。

  2. 地理标識

    因地處浔江、桂江、西江交彙處,别稱“三江城”。其地形以丘陵為主,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水運發達,素有“廣西水上門戶”之稱。


三、現代行政與文化定位

  1. 行政區劃

    現轄萬秀區、長洲區、龍圩區3區,以及蒼梧縣、藤縣、蒙山縣,代管岑溪市(縣級市),總面積1.26萬平方公裡。

  2. 文化符號

    作為粵語發源地之一,梧州保留廣府文化傳統,如騎樓建築群、六堡茶制作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及龍母信仰習俗。


參考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梧州市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下轄的地級市,具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以下從多個維度綜合解釋該詞的含義:

一、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梧州市位于廣西東部,地處西江、桂江、浔江三江交彙處,東鄰廣東省肇慶市和雲浮市,是連接珠三角與北部灣的重要通道城市。總面積約1.26萬平方公裡,轄3個區(萬秀區、長洲區、龍圩區)、3個縣(蒼梧縣、藤縣、蒙山縣),代管岑溪市,總人口約282萬至350萬(不同來源統計口徑差異)。

二、曆史沿革

梧州古稱“廣信”“蒼梧”,秦代屬桂林郡或南海郡,是嶺南文化發源地之一。明成化六年(1470年)在此設立中國首個總督府——兩廣總督府;1897年開埠通商,成為近代“百年商埠”;1927年成為廣西最早的省轄市。

三、經濟與交通地位

作為西江經濟帶核心城市,梧州是廣西東部門戶,依托西江黃金水道發展内河航運,是兩廣農、林産品集散地,亦被譽為“世界人工寶石之都”。其港口為全國28個主要内河港口之一,粵桂合作特别試驗區進一步強化了區域經濟協作。

四、文化與旅遊特色

梧州是粵語發源地之一,擁有2100多年建城史,文化古迹包括明代三總府遺址、鶴崗河濱公園等。自然景觀以火山、系龍洲為代表,享有“綠城水都”“國家森林城市”等稱號。

五、氣候與環境

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北回歸線穿城而過。森林覆蓋率達75.85%,空氣質量優良率超99%,江河水質達标率100%,生态環境優越。

詞源補充:據傳“梧州”得名于古時盛産刺梧桐樹。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廣西政府官網或《梧州市志》等權威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案值拔短梯白蘋洲崩圮貶辭閉經不鮮窗鈎底腳短狀獨鶴分理處粉霞符圖幹局幹燥黑暗地獄和甯淮濆華曜虎略龍韬江市教名诘驗紀限儀絶好攫捷倨固開秋來去老天巴地雷墨硫酸鋇淪退沒意思謬加沒收暖殿披露腹心破家五鬼巧便期滿七葉貂屈莊日班傷勢少微升科深文峻法身星世海他人試文厮搏誦述添力歪歪扭扭忘斷萬或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