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黃箓的意思、黃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黃箓的解釋

(1).指道士所做道場。道士設壇祈禱,所用符箓,皆為黃色,故稱。 唐 康骈 《劇談錄·崔道樞食井魚》:“ 韋 乃 道樞 之姑子也,數日後寄夢於母雲:‘以殺魚獲罪,所至之地即水府,非久當受重譴,可急修黃籙道齋。’”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老蘇族譜記》:“ 公濟 雖得弗問,而憤憤不能堪,訴之於天,許黃籙十壇。” 明 徐複祚 《投梭記·奠江》:“一壁廂去請 清真觀 道官建黃籙大醮追薦他。”

(2).道家潔齋之法。《隋書·經籍志四》:“受者必先潔齋……其潔齋之法,有黃籙、玉籙、金籙、塗炭等齋。”後即指隱居修道。 唐 馬戴 《失意書懷贈知己》詩:“直道何由啟聖君,非才誰敢議論文。心存黃籙兼丹訣,家憶青山與白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黃箓(huáng lù)是道教齋醮儀式中的重要術語,具有特定的宗教與文化内涵。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字義與宗教含義

  1. 字源解析

    • 黃:象征中央之色,在道教中代表“土德”,與長生、仙衣(黃裳)相關聯,亦暗含“黃老之道”的尊崇。
    • 箓:指秘文符箓,記載天神名諱、職司及召遣神靈的符文,是道教法事的核心載體。
    • 合義:特指以黃色符箓書寫的科儀文書,用于超度亡靈、祈福消災的莊嚴法會。
  2. 儀式功能

    黃箓齋是道教“三箓七品”齋法之一(三箓即金箓、玉箓、黃箓),專為濟度亡魂、拔贖罪根而設。據《道藏》載,其儀軌包含誦經、燃燈、破獄等環節,旨在助地獄亡魂解脫輪回,體現道教“無量度人”的慈悲宗旨。


二、文化淵源與典籍記載

  1. 曆史源流

    黃箓齋始于南北朝,盛于唐宋。唐代杜光庭《太上黃箓齋儀》載:“黃箓者,開度七玄,拔濟幽爽”,明确其超度功能。宋代《雲笈七籤》亦詳述儀程,凸顯其在官方與民間祭祀中的正統地位。

  2. 文學意象

    黃箓在詩詞中常象征生死救贖。如李商隱《贈華陽宋真人》雲:“黃箓焚香降玉晨”,借道教儀式寄托超脫塵世的意境。


三、現代學術界定

當代宗教學研究将黃箓齋歸類為“陰事齋”(區别于祈福陽事的金箓齋),其核心在于構建“幽冥—人間—天庭”的溝通體系。學者認為,黃箓儀式融合了儒家的孝道倫理與道教宇宙觀,成為傳統喪葬文化的重要組成。


注:因未搜索到可直接引用的權威線上詞典或學術網頁,本文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道教大辭典》《道藏》典籍及宗教學研究共識,暫未提供具體鍊接。建議查閱專業工具書或學術數據庫(如中國知網)獲取詳細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黃箓”是道教中的一個專有術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1. 道教齋醮儀式
    “黃箓”指道教的一種重要齋醮儀式,稱為“黃箓齋”。這種儀式主要用于超度亡靈、濟度衆生或為生者祈福消災。道教認為黃色對應“土”,象征中和與包容,因此黃箓齋被視為溝通天地、調和陰陽的儀式。其程式複雜,包括誦經、焚符、上章等環節。

  2. 符箓文書
    “箓”在道教中特指記載神吏名號、符咒的文書,是道士法職的憑證。而“黃箓”可能指用黃紙書寫的特定符箓,用于齋醮或修煉。道教經典《黃箓簡文經》便記載了相關儀軌。

補充說明
黃箓齋在唐宋時期尤為盛行,帝王常借此為國家祈福。此外,道教将齋法分為“金箓”“玉箓”“黃箓”等不同等級,黃箓齋側重普度亡魂,具有鮮明的濟世色彩。若需更深入研究,可查閱《道藏》中相關經典或道教儀式研究專著。

别人正在浏覽...

抱衾八則兵丁冰奁布告不做美襜如闡綜騁奇程式設計沖深椿萱代哭大酺地動說法集反哺之私奉答高斷戈比羹粥公家婆姨寡蛋國服過養鼓子曲海涯天角好在和布橫斷合轍候視昏瞶椒花籍地解骨階途筐籮懶婦箴鳴骥木桂牛表耨耕偏稱偏好破家子洽辦蛩蛩钜虛遒肅婍嬟剩山殘水市門翁隨物應機天燭王恭柳偉博僞廷潙仰宗無是非邪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