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黃箓的意思、黃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黃箓的解釋

(1).指道士所做道場。道士設壇祈禱,所用符箓,皆為黃色,故稱。 唐 康骈 《劇談錄·崔道樞食井魚》:“ 韋 乃 道樞 之姑子也,數日後寄夢於母雲:‘以殺魚獲罪,所至之地即水府,非久當受重譴,可急修黃籙道齋。’”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老蘇族譜記》:“ 公濟 雖得弗問,而憤憤不能堪,訴之於天,許黃籙十壇。” 明 徐複祚 《投梭記·奠江》:“一壁廂去請 清真觀 道官建黃籙大醮追薦他。”

(2).道家潔齋之法。《隋書·經籍志四》:“受者必先潔齋……其潔齋之法,有黃籙、玉籙、金籙、塗炭等齋。”後即指隱居修道。 唐 馬戴 《失意書懷贈知己》詩:“直道何由啟聖君,非才誰敢議論文。心存黃籙兼丹訣,家憶青山與白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黃箓”是道教中的一個專有術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1. 道教齋醮儀式
    “黃箓”指道教的一種重要齋醮儀式,稱為“黃箓齋”。這種儀式主要用于超度亡靈、濟度衆生或為生者祈福消災。道教認為黃色對應“土”,象征中和與包容,因此黃箓齋被視為溝通天地、調和陰陽的儀式。其程式複雜,包括誦經、焚符、上章等環節。

  2. 符箓文書
    “箓”在道教中特指記載神吏名號、符咒的文書,是道士法職的憑證。而“黃箓”可能指用黃紙書寫的特定符箓,用于齋醮或修煉。道教經典《黃箓簡文經》便記載了相關儀軌。

補充說明
黃箓齋在唐宋時期尤為盛行,帝王常借此為國家祈福。此外,道教将齋法分為“金箓”“玉箓”“黃箓”等不同等級,黃箓齋側重普度亡魂,具有鮮明的濟世色彩。若需更深入研究,可查閱《道藏》中相關經典或道教儀式研究專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黃箓

黃箓指的是古代道教的重要經典之一,也被稱為《黃帝内經》。其中,《素問》為其下篇,以問答方式闡述了醫學養生的原理,更是中醫學的基礎。因其封面為黃色,故稱為黃箓。

拆分部首和筆畫

黃箓的“黃”字由“黃”部首構成,總共有12畫,“箓”字由“竹”部首和“錄”字構成,總共有13畫。

來源和繁體

《黃箓》是一部相當古老的經典,傳統上被認為是黃帝親自著述,記載了他與道教信仰的經典内容。在現代漢字中,黃箓一詞的繁體寫法為黃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會有所不同,包括筆劃的順序和書寫的結構。然而,《黃箓》這一詞的古代寫法與現代相比并沒有太大的區别。

例句

他閱讀了《黃箓》,對道教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組詞

黃色、箓籍、黃帝、内經

近義詞

黃經、素問、道藏

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